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大同报却不同,创立之初就开始盈利,为了增加报纸销量,徐晨甚至將自己新创作的小说《英雄记-张角传》刊载於报纸之上,每期连载两千字。这一举动,使得《大同报》在整个陕北地区引发了抢购热潮。

如今,《大同报》每期刊印的数量已然超过上万份,且仍在迅猛增长。其发行范围不仅覆盖了延安府,甚至在陕西、山西等多个行省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凭藉著如此庞大的销量以及广泛的覆盖面,眾多商贾都乐意在《大同报》上投放gg,每期gg费用从几十两到上百两不等。

与《大同报》盈利的状况截然不同,《重民报》如今却连连亏损。不但如此,就连读书人的文章登上《大同报》,报社还会支付稿费。

贺函甚至发现,有好几篇文章竟是重民社成员所写,却刊登在了《大同报》上。虽说这些人或许是用笔名隱藏了身份,但文章的写作风格却是难以掩饰。只是为了维护重民社內部的团结,贺函並未將此事揭露出来。

此刻,望著那红红火火的《大同报》,再瞧瞧自家这才办了几期便难以为继的《重民报》,贺函心中明白,若再不改革,重民社怕是难有出路了。

但高登却对此坚决不同意,他皱著眉头,满脸不悦道:“若是如此行事,我等与那等粗鄙不堪的《大同报》又有何分別?如此一来,那些士绅大户,哪里还会订阅咱们的报纸?”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