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老村长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就你还想跟著晨哥儿做大事?现在晨哥儿在兰泥凹屯田,那日子可比家里辛苦多了。俺可听说了,那边只有临时搭的窝棚住。

晨哥儿事事都身先士卒,专挑最苦最累的活去干。当初晨哥儿在村里可是连地不下的。

就你这连自家这点地都耕不好,还想著去做大事?依我看,你就老老实实地留在家里,比什么都强。”

土根听了,满脸的不服气,小声嘟囊著:“您总是打击俺,一点都不相信俺—”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四月十日。

米脂大地上的春耕热潮,在歷经大半个月的紧张忙碌后,终於缓缓落下了帷幕。

往年到了这个时候,农户们要么在家稍作休息,调养一下在春耕中疲惫的身体;要么就四处奔波,想办法找些短工的活计,以此贴补家用,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然而,就在这一天,徐晨以抗旱会的名义,向所有下属的村长、夫子发出召集令,让他们齐聚一处议事。

此时的兰泥凹,与米脂其他已完成春耕、渐归平静的地方截然不同,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放眼望去,年轻力壮的汉子们纷纷扛起锄头、铁镐,迈著坚定有力的步伐,

走向那片布满石子、崎嶇不平的土地。

他们挥动著手中的锄头,一下又一下地砸向地面,每一次锄头落下,都伴隨著一声沉闷而有力的声响,仿佛是大地与他们的回应,同时扬起一阵夹杂著尘土的烟雾。他们的脸上满是汗水,顺著脸颊滑落,滴落在这片他们正在努力征服的土地上。

在山谷当中,一条土坝静静地横亘在那里。它的模样与当初三川庄那座令人印象深刻的水坝有几分相似,只是规模相对小了许多。

曾经那片让人望而却步的沼泽,如今已在眾人的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个巨大的风车如同巨人一般竖立在这片盆地当中,四个巨大的叶片不断的转动,它们每转动一下,这片土地的地下水就被抽出了一些。

一条条精心挖掘的水渠,如大地的脉络般豌伸展,將沼泽里的积水逐渐排千。沼泽的中心位置,被挖出了几个大小適中的池塘。清澈的塘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这些池塘不仅可以储存水源,保证四周由地在乾旱时节也能得到充足的灌溉,还为养鱼提供了绝佳的场所,真正做到了一举两得。

环绕著这片改造过的区域,已经能看到上千亩土地被整整齐齐地种上了各种作物。嫩绿的小苗从土里探出脑袋,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些都是大豆苗,他们將会把这片土地变得更加肥沃,

前来这里开会的村长们,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庄稼把式,他们一眼就看出,这片土地只要开垦得当,日后必定是肥沃无比的上由。

想到这里,他们的內心不禁泛起一丝羡慕,暗暗觉得这些流民真是幸运,竟找到了这样一块宝地。在他们心中,这样的沃土简直就是传家的宝贝,只要悉心耕种,以后这些流民们便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的问题了。

在半山腰上,一排排简陋却整齐的窝棚错落有致地竖立在那里。这些窝棚是屯垦军和流民们亲手搭建的,材料不过是树枝、茅草以及一些破旧的布料,虽然看上去十分简陋,却为他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提供了遮风挡雨的棲息之所。

窝棚排列得横平竖直,秩序並然,远远望去,整个营地竟颇有几分军营的规整与严肃。

此刻,接到召集令的村长们陆续来到营地的广场当中。他们或站或坐,彼此交谈著,眼神中既有对这片土地未来的期待,也有对即將开始的议事的好奇。

“各位村长,春耕可还顺利?”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

眾人闻声纷纷转过头去,这一看,皆是微微一愣。眼前站著的是一个皮肤黑且粗糙的壮汉,这样的人在米脂的乡间地头並不少见。

然而,仔细端详,他们还是从这张脸上辨认出了会长的轮廓。他们的会长徐晨,以往可是以皮肤俊白而闻名,如今这般模样,著实让大家吃了一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