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徐晨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此次我们攻占了归德堡和响水堡,兵锋直逼榆林城。换做是我处在杜文焕的位置,只怕此刻连觉都睡不安稳。他解决完张三后,下一个目標大必定就是我们大同社。我们必须时刻留意杜文焕军队的动向,做好充分的防范准备。时间紧迫,当务之急是儘快完成军队的整编工作,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大同工业区,抗旱会讲习所內。

土根手里捧著一本《农经》,正专注地背诵上面的內容。虽说书中有不少字他不认识,但好在有儿子教过他拼音,依靠拼音的辅助,再结合自己种植土豆的经验,倒也能勉强理解文意。

不过这样背起来就极其困难了。他现在有点后悔了,当初徐晨在高家寨扫盲的时候,他觉得自己30多岁了,再学文字也没什么用,所以学的就不认真。现在轮到他付出代价的时候,其他人到讲习所只需要学习农业知识,他就还要想办法认字,学习的进度比其他人慢了不止一拍。

就在土根背得全神贯注之时,一个带著异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土根,

你怎么在这儿?”

土根转过身,脸上露出笑容:“小四、大壮,你们回来啦!”接著,他一脸兴奋说道,“听说你们在前线打仗特別勇猛,连著打败了两位明军將领,快给我讲讲战场上的事儿。”

高小四一脸得意:“这事儿你可算是问对人了,当时我就在前线。那明军虽说人数不少,可一个个穿得破破烂烂,跟叫子似的。咱们护卫队放了一轮枪,

他们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后面咱们用刺刀解决了那些明军的家丁,他们就只能落荒而逃了。明军根本不堪一击,咱护卫队的战士那可是战无不胜!”

高小四如同將军一般挥舞手錶,土根眼中满是羡慕。毕竟,哪个男人能抗拒成为战场上的英雄呢?

大壮这时开口问道:“你不在高家寨,怎么跑到工业区来了?”

土根挺起胸膛,满脸得意:“俺因为种土豆和玉米种得好,被大同社聘请为农官啦!跟你们说,这可是正经官职,最低也是从九品,俺现在也算是官老爷了,每个月还有一两俸禄呢!”

眼看著大壮,小四他们跟著晨哥儿成为领兵的將军,他却只能在家里种地,

土根在骂自己父亲古板的同时,內心也非常著急,现在成为了农官了,终於让他觉得可以在伙伴面前抬头了。

经过两轮种植,土豆、玉米和红薯获得了大丰收,今年收成加起来有十几万石,了解了三种作物的习性,產量更是比之前增加了五成。如今,米脂的百姓都知道这三种作物產量高,都希望能种植。

而这三种作物的种子数量充足,足够在大同社管辖的地盘上广泛推广,而大同社也有推广的意愿。虽然因为新修水利和打井,米脂和大同社影响下的村庄粮食减產並不明显,米脂甚至因为新式的作物,粮食还出现了两成的增长。

但整个陕北的情况却並不好,粮食减產的情况可谓是比比皆是,光今年米脂接纳的流民就超过了两万人,米脂的人口已经突破了8万人,人口几乎翻了一倍。

现在大同社的粮食的压力依旧非常大,为了节省粮食,刘永开始在除护卫队之外,各行各业都开始减少口粮。

而推广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高產作物,显然是最好的治標之法。只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些作物,完全没有种植经验,限制了这三种作物的推广。

为了推广这三种高產作物,徐晨將原本种植这些作物的农户聘为农官。第一批共200人,他们会先进行半年的学习,之后再分派到大同社下辖的各个村子,

指导农户种植土豆、玉米和红薯。

而土根是整个米脂第一批种植土豆,玉米,红薯的人,他自然成为了农官之一d

大壮笑著说:“当农官好啊!晨哥儿带来的这三种作物要是能普及开来,那可真是能救不少人,这可是积德的大好事。土根,你要是把这事儿千好了,晨哥儿肯定会给你安排更重要的任务。”

土根连连点头:“俺也是这么想的。”

接著,几人又聊起了高家寨的情况。土根兴致勃勃地跟他们讲述著村里发生的种种变化。

“村里的水利设施都建好了,除了少数在坝上的田地,大部分都通了水渠。

今年虽然赶上旱灾,但因为有建好的水坝和水渠,粮食收成不但没减,还涨了两成。再加上大同社收税少,土地也归自己,现在村里人生活好多了,大家都学的工业区,一天吃三顿,过节的时候还能吃顿白面,以前晨哥儿要是这么吃,俺爹肯定得骂他是败家子。现在咱们这么吃,俺爹也没啥意见了。”

税收减少,粮食增產,从土根身上就能明显看出米脂农户生活的改善。他的身体比以前更强壮,脸上也有了肉,不再像过去那样面黄肌瘦。

只是大壮和高小四听完这话內心有点尷尬,高家寨现在这伙食自然是好很多了,但他们在护卫队三餐都吃白面,每餐还要带顿肉,两人也知道这话说出去会打击到土根,也只能听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