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年新修水利,米脂所受的灾害在整个关中地区算是最轻的。而且大同社在整个延安府大力整顿秩序,使得当地治安良好,百姓生活安稳。所以在管家的认知里,

天下依旧是太平祥和的,很难理解刘永所担忧的那些危机。

刘永无奈地嘆了口气,看著管家,认真地说道:“管家,您回去告诉父亲,

以后家中若是有了余钱,多往作坊方面投资,多僱佣一些工匠。如今这局势,手里有太多土地会遭人记恨,对刘家不是好事。”

管家恭敬地应道:“老奴记住了,一定会將少爷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老爷。”

翌日,大同都督府议事厅。

经过一天多深入细致的考察,那些商贾们对大同社的產业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刻的了解。每走进一个作坊,他们都被其庞大的规模所震撼,同时也对其可观的盈利状况惊嘆不已。

就拿大同社的钢铁厂来说,他们惊讶地发现,钢铁厂的利润居然不比纺织厂逊色多少。然而,大部分商贾在权衡之后,还是更倾向於投资纺织厂。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纺织厂成本相对较低,培养熟练的工匠也比较容易,而且资金回笼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內见到收益。

若是要兴办一个大型的钢铁厂,那可就困难重重了。且不说前期投入的成本极其高昂,光是建设周期就长达半年之久。更关键的是,钢铁厂需要大量技艺精湛的高技术铁匠,而在当下,大部分商贾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即便有足够的资金,也实在是难以玩转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他们担心,钢铁厂刚建好,

朝廷就打过来了,那他们就要血本无归了。

和纺织厂只要机器到位,马上就可以生產,马上就可以產生利润,他们赚个一年,两年就可以回本,而且即便难以回本,这些机器也可以带回家,在自己老家重新建个纺织厂,没了大同社的纺织厂压著他们可以赚更多的钱。

那些中小商家们也有自己的考量。他们將自光投向了制砖厂、水泥厂和造纸厂等作坊。这些作坊投资门槛低,见效快,对於资金相对较少的他们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更让他们心动的是,大同社几乎无限量地收购这三种產品。有了大同社这样一个稳定且实力雄厚的大客户,只要能够保证產品质量,赚钱自然不是难事。

就在这些商家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商议著究竟要开什么作坊的时候,刘永迈著沉稳的步伐,缓缓走进了会议室。他面带微笑,双手抱拳,向眾人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各位,经过这几日的考察,想必大家都已经想好要开什么作坊了吧?如果確定好了,我们便可以签订契约。我大同社一向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在资金、技术、设备这三方面,都会为大家提供全力支持。

当然,各位財雄势大的,若有需要,可以购买我们的先进设备,聘请我们经验丰富的技术工匠作为指导:若是有商家缺少资金,也无需担忧,我们大同社也可以用资金、技术、设备入股,具体的合作细节,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

眾人听完刘永的话,心中不禁暗暗感嘆,大同社实在是太大方了,这样的合作条件,几乎就像是在给他们送钱一般。

然而,还没等他们从这份惊喜中缓过神来,刘永又接著说道:“不过,我们大同社唯一的要求就是,各位在经营作坊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4个时辰工作制,坚决不充许加班。而且要儘可能多聘请工匠,保障工钱最低不能少於3钱,

同时还要包吃包住。这不仅是对工匠们的基本保障,也是我们大同社一直坚守的原则。若是违反了这条规定,我们大同社有权利对各位进行相应的处罚。”

“明白,明白!”眾人连忙连连点头应道。他们心里也清楚,大同社之所以如此慷慨大方,愿意提供诸多支持,归根结底,不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多招募一些流民。

这让在场的商贾感慨异常,朝廷不在意关中留名的死活,大同社这个反贼却在努力的在救人,这世道官不像官,贼不像贼,纲常顛倒。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永代表大同社和各大家族和商贾交流,忙碌而有序地进行著合作契约的签订工作。

经过一番努力,有12家实力雄厚的商贾决定投资纺织厂,而且规模都不容小,光是新式的纺织机就一口气购买了4000架。

以大同社的老朋友孙海平为首的6家,则看中了制砖厂的发展前景,想要建设新式砖窑。其中有三家由於资金不足,经过深思熟虑后,愿意拿出四成股份与大同社合作建厂。

小水泥厂、小造纸厂也同样吸引了眾多商家的自光,签约的厂家多达二十余家。这些大族和商家此次投资总纳高达上百万两银企,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意味著这些厂房一旦建厂起来,將不吸袖几万的工匠就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不稳定注入强大的动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