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明的政治正確与感恩粮
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10月25日。
淳化县陷入一片紧张氛围之中。县城楼上,满是各家大族的家丁、县衙的衙役以及本地临时徵召的青壮。他们望著城楼之下密密麻麻的叛逆,脸上惶恐之色尽显。
本地的士绅读书人聚在一起,眼中带著一丝不安,紧紧盯著城楼下的局势。
城楼下聚集著上方叛逆,为首的是恶名昭彰的莽金刚。这傢伙本是当地无恶不作的土匪,今年关中遭遇百年难遇的旱灾,流民遍野,他趁机起事,一路兼併了几股势力,摇身一变成为整个州最为强大的叛逆。
此前,他已接连血洗了好几个士绅庄子,致使中小地主势力纷纷逃离家乡,
前往州城、县城寻求庇护,唯有那些家大业大、拥有坚固堡垒的大地主豪强,还能在乡村勉强站稳脚跟。
莽金刚在接连屠杀多个地主庄园后,自觉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便打起了攻打县城的主意。当下,他带看全部部下將淳化县围得水泄不通。
淳安县令得知消息后,嚇得惊慌失措,忙派人快马加鞭前往三边总督衙门求援。此刻,眾人登上城楼,正是因为看到了援军的身影。
“县尊,这就是西安府有名的秀子营?”有人指著远处一支缓缓走来的军队问道。
眾人远远望去,只见这支军队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眾人的心上。在这混乱的局势中,能保持如此严整的队列,想必就是传说中那支由秀才组成的军队了。
陕西境內烽火连天,三边总督杨鹤紧急调动固原镇、寧夏镇、榆林镇的士兵前去镇压农民军。
与此同时,西安府的士绅大族认为陕西行省大乱,是除去重民社的绝佳时机。於是,几个大族暗中將自家养的上千土匪集结起来,妄图趁乱灭掉重民社的屯垦营地。
然而,重民社巨头贺函可不是好惹的。他果断集结手下300火枪兵,运用山寨的排队枪毙技术,仅仅一阵齐射,便將这些土匪打得落流水。不仅如此,贺函还带领火枪兵乘胜追击,直接端了土匪的老巢,缴获了他们联络的信件,幕后黑手也因此浮出水面。
但贺函终究不是行事凌厉的徐晨,他没有选择更激烈的反击方式,而是將信件交给了三边总督杨鹤,请求他主持公道。
杨鹤自然不可能因为这几个大族圈养土匪就轻易將他们抄家,只是勒令这几大族每家赔偿一千石粮食。这几个大族也顺势借坡下驴,乖乖赔偿了粮食,还推出几个心腹管事当替罪羊,声称是管教不严,才导致下人勾结土匪。此事便这般不痛不痒地结束了。
刘南卿、贺函等人虽心中气愤不已,却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一结果。不过,经此一战,杨鹤见识到了重民社的战斗力。他不禁感嘆,关中果然是藏龙臥虎之地,读书之人打起仗来,丝毫不比那些武夫逊色。此前出了个战无不胜的大同社,如今又冒出个重民社,仅凭300流民就能击溃上千土匪。
於是,杨鹤给贺函一个营的编制。由於这个营的主要军官都是秀才、童生,
便被命名为秀子营。
隨后,杨鹤拨给钱粮物资,让贺函扩编军队,將300人的火枪兵暂时扩充到上千人。接著,杨鹤以防备贼寇为由,命令贺函带领秀子营士兵围剿西安府的各路土匪,防止他们与流民勾结,危害西安。
贺函果然不负杨鹤所望,无论是几十上百人的小型土匪群,还是上千人的叛逆队伍,秀子营每次都能攻必克、战必胜。不到两个月时间,光俘虏的土匪叛逆就超过了三千人。
秀子营的大名就此轰动了整个关中士林。读书人心繫家国,放下书本,拿起长枪,保家卫国,这太励志了,太政治正確性了。
“大明养士两百年,忠贞之士尽在我关中”的讚誉传遍大街小巷。
一时间,夸讚秀子营成了整个关中士林的政治正確,就连振兴社也不得不在报纸上对秀子营称讚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