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还可以给他们军职,让他们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刘南卿小声道:“大人,您是想要让这些叛逆自相残杀。”

杨鹤严肃地说:“这是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关中的叛逆中,以大同贼蔻最为危险,只有把他们消灭了,大明江山才能稳固。”

岳和声却摇头道:“招抚也需要钱啊。”

两人相视无言,他们都清楚,现在大明最缺的就是钱。而且更让他们痛苦的是,朝廷虽然没钱,但大同贼寇却財力雄厚。

大同都督府的政策相对公开透明,他们了解到,大同都督府夏秋两季田赋就超过了150万石,而其他的收入,根据刘南卿的匯报,大概会有300万两左右。一个贫瘠的延安府,税收竟是整个陕西行省的两倍,大明朝廷的两成,大同贼寇搜颳得如此之重,但延安府却是整个陕西的世外桃源,政通人和。

大同贼寇有什么超乎常人的本事吗?其实並没有。

他们施政极其简单粗暴,一亩地就徵收三成的粮食,严抓商税,再就是建立了一些官办的產业,一年就能搜刮出300万两银子。

而这些,他们一样都做不到。他们无法从那些王爷大主手里收到足够的由赋,商税也收不到几个钱,甚至连三边总督府做的官办產业都受到本地大族的排挤。

更让他们难堪的是,大同社还在报纸上嘲讽他们。报纸上写道,大明的王爷、大族士绅,占据了天下八成的土地,但他们却不用交税,只有不到两成的农户,却承担了天下所有的税负役,如此不平等,大明的天下自然会衰败。

杨鹤他们看了,无法反驳,因为这就是真话,他们自己也知道,只是以前装作不知道而已。而现在大同社以延安府作为例子,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就好像那个戳破了皇帝新装的小孩一样,他们想装作看不见也不行了。

杨鹤声音沙哑地问道:“现在到底还能从什么地方弄钱?”

刘南卿低头思考片刻,道:“大人,现在田赋是不能再加了,再加会有更多自耕农加入叛逆,官办產业短期內也难以筹得足够的钱粮。如今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各县设卡收商税。”

岳和声迟疑道:“朝廷只怕不会允许,先帝好不容易撤关卡。”

刘南卿激动地说:“先帝那是被奸臣蛊惑了。农户已经没有粮食了,朝廷还在拼命地收刮,那些商家有钱,朝廷却给他们减税,这哪里是重农抑商,完全是倒反天罡,重商抑农。自古只有农户造反的,还从未听过有商人造反。”

杨鹤听后,沉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道:“本官这就上报天子,在关中各府各县设卡收税以养军。招抚之事也也马上开始。”

说罢,他起身走到桌前,拿起笔,准备起草奏章。

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10月29日。

寒风虽然凛冽,但天空依旧看不到多少云彩,中午的时候甚至能感受到温暖,但这样的温暖却没有人想要,有经验的老农忧心,连冬天都不下雪,明年的旱灾只怕会更严重。

三边总督府派出的差役们,脚步匆匆地穿梭在关中大大小小的城池市集之间,將招抚的告示一张张贴在显眼之处。告示上的文字在风中微微抖动,仿佛在向各地起义军传递著朝廷的旨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