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让他们不確定的就是,那个大同贼寇是不是真有杨说的那么厉害?照杨的说法,这个徐晨比朝廷最大的敌人老奴都要强大。
但崇禎却不这么看,大同贼寇发展起来不过两三年时间,尤其是领头的还是一群读书人,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有几个读书人能有这么能打的?他觉得这是杨鹤在推脱责任。
崇禎是个爱恨极其分明的人。
信任你的时候,你就是盖世奇才,忠贞良將,一些小缺点,小毛病他不会放在心上,哪怕是闯出来滔天大祸(比如用尚方宝剑杀了一镇总兵。)只要这份信任还在,他自已就会为你开脱。
也能拿出国家1/10的税收,交给一个总督,让他来分配。
但如果不信任你,那你做任何事情在他看来都是错的。而现在崇禎皇帝怒火中烧,他认为自己被杨鹤欺骗了,他本以为杨鹤是能臣,但这却是一个昏官废物,去了关中一年多,不但没有平定匪患,反而让匪患越来越严重了。
当初他有多信任杨鹤,现在这个时候他就有多痛恨他。
而这个时候崇禎看其他人递上来的奏章,那就异常刺眼,固原镇寧下镇的参將,游记將军状告杨鹤,不按朝廷的制度发放赏银,而是越过了朝廷的制度,亲自交到士兵手中,心怀异志,图谋不轨。
这一点就引起了崇禎的警觉了,杨鹤这是想在收买军心,在左边安插自己的党羽,想的更深一点,崇禎甚至怀疑杨鹤想要割据关中,所以他想养寇自重。放任大同贼寇壮大。
有关中士绅,退休官员说杨鹤在关中一年时间,只知道盘剥他们这些士绅大族,却对大同贼寇的发展无动於衷,放任他们壮大。
还说杨鹤和大同贼寇有勾结,最重要的证据就是杨贺身边的谋土,刘南卿等人就是米脂人,他们和大同贼寇交情匪浅,所施展的政策也是照搬照抄大同贼寇的。
这上面的奏摺,把刘南卿等人关係网全部扒拉出来,还把重民社宣传的一些政策和大同贼寇宣传的一些政策对比,尤其是扒拉出来刘南卿还是大同贼寇二號头目刘永的堂兄。
这更引起了崇禎的怀疑了。
而后秦王,庆王也也递上了奏章,说杨鹤盘剥宗亲压迫宗室,说杨鹤自从上任为三边总督,胁迫他们交出来了30万两银子。
崇禎看到这些奏摺怒火中烧,甚至气得发笑:“这就是朝廷的官员,不晓如何为朝廷效力,平定匪患。反而肆无忌惮的贪污腐败,连王府都受到他的欺压,无法无天了。”
“陛下,朝廷距离关中有千里之遥,光靠这些奏章,无法了解关中的情况,您不可光听这一面之词。”韩知道自己这个老友是是朝廷当中少数能干实事的能吏,而现在大明的天下,只要做事就会得罪人,被人参上儿本根本不稀奇。
根据多份奏章诉说,关中闹了百年一遇的旱灾,不断冒出来的叛逆就是最好的证据,连隔壁的山西镇都受到影响,而朝廷並没有对关中賑济,甚至连减免税收的举动都没有,这种情况下,杨鹤想要稳住关中,必然就会做一些得罪关中士绅的举动。
崇禎就根本不听这些话道:“大同镇被贼寇吞併,这难道还不是事实,如此无能之辈霸著朝廷三边总督的职位,难怪关中贼寇会如此做大,再让他继续户位素餐下去,只怕连关中都要被贼寇占了,著人,把杨鹤革职查办,各位爱卿,商议一下新的三边总督人选。”
他已经不信任杨鹤了,自然不允许他继续站著三边总督这样重要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