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整个人仿佛疯癲了一般,歪歪扭扭地走出了总兵府,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房间。而后他喃喃自语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隨后,他解开自己的腰带,穿过横樑,打上个结,毅然决然地將自己吊了上去。
参將姜瑄从总兵府跑出来之后,想要活命靠上面已经靠不住了,只能靠自己爭取。
於是他来到东城门下。看著士气低落的士兵们,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他大声说道:“兄弟们,援军已经断了。我们继续守下去,必死无疑,但开城投降不但可以活命,还能分到50亩土地。现在我要献出东门,大家愿不愿意?”
姜瑄內心暗嘆,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但凡有任何选择,他都不会献出城门,放大同军入城,他父亲和兄长就在延安府,他很清楚大同社对他们將门的態度,就是根本不给他们机会加入大同社上层,甚至连他们联姻的对象都受到了大同社的打击。
徐晨对他来说,真算不得一个明主,根本没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他在大明这里做参將,还有机会做总兵,但去了大同社只能做个平头百姓,就这样待遇差距,但凡大明的天下还能撑得住,他都不会看大同社一眼。但偏偏大同社太能打了,现在他不献城,以后只能沦为阶下因了,財產和小命都要保不住。
守看城门的土兵们相互看了几眼,確定了参將不是在忽悠自己。
这大半个月来,大同军不断在城下宣传他们的均由政策,甚至已经有不少他们原本的同伴在城下现身说法,说家里分了50亩地,原本那些千户、百户的宅子也分给了他们,粮食也分了,家里人能活得下去了。
要不是这些將门长期的威严,再加上寧夏镇当中家丁数量比较多,他们早就想投降了。现在连参將都不愿意守了,他们自然不愿意为这些將门卖命,给他们卖命,这不是阻碍他们分由吗?
於是士兵们纷纷喊道:“愿意,愿意。”
但就在这个时候,城南门忽然传出来喊杀声。姜瑄大惊失色,有人想抢占他献城之功。他急忙喊道:“快快快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要不然功劳都被別人抢走了。”
而在城外的高大壮的人,惊地发现,攻打了大半个月的寧夏城,城门大开。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姜瑄已经出城,急切地说道:“將军,俺愿意献城,您赴快带领大军杀过来。”
高大壮自然明白现在不是发呆的时候,他当机立断,率领军队迅速控制了大门,而后大军如潮水般杀入寧夏城当中。
总兵府內,其他的將军在知道他们已经彻底没有援军之后,都各自开始想办法自救了。
像高大壮麵临这种情况,其他方向的大同军也一样遇到了,甚至连没土兵进攻的北门都被打开了,
大同军从三个城门相继入城,迅速控制了城中的城门、粮仓、武库等重要的部门,收缴城中士兵的武器,把明军士兵看押起来。
而贺虎臣整个人还呆呆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神空洞,仿佛灵魂已经出窍。“將军大事不妙了,姜瑄等人打开了城门,放大同贼寇进来啦,我等赶快逃命吧。”一个士兵惊慌失措地跑进来报告。
贺虎臣无力地摇头道:“你去逃命吧。”
此刻他心中充满了绝望和耻辱,被贼寇俘虏一次已经是很丟脸的事情,要是再被大同军俘虏一次,青史將会如何记载他?大明朝有一个被俘两次的將军了。
想到自己会被后世之人嘲讽,他缓缓地拔出自己的战刀,想要自以谢天下。但每每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却不敢动手。
当初在榆林城的时候,他就有自以谢天下的想法,只是那个时候没死成。
自杀本就是极需要勇气的事情,更不要说他还失败了一次,第二次就更不敢下手了。
“不许动!”几十个大同军士兵衝进了总兵府,他们端著火枪,枪口对准了贺虎臣。
贺虎臣这时候只能把刀从自己脖子上放下,眼中满是悲伤,嘀喃道:“陛下,臣对不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