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当即有人拍著大腿惋惜道:“可惜啊,这种大財俺们发不到,一张股票几百两银子,

我们把全部家產拿出来也买不起啊。”

“这就不是俺们穷人能玩得起的,还是老老实实去当差吧。”

而妇女们则坐在一旁,一边打著毛线贴补家用,一边聊著街道上的家长里短。

“黄家的闺女那真是心灵手巧,在纺织厂都成技术大匠了,一个月能赚5两工钱呢。

”一个妇女满脸羡慕地说道。

马上就有人嘆口气说:“可惜命不好,有个赌鬼爹。好好一个闺女都18了,有人来提亲,他居然要二百两银子,这他也敢开口。还说什么俺闺女一年就能赚六七十两,拿二百两银子他都亏了。多好的一个闺女,这婚事硬生生被他爹给搅黄了。”

当即就有人笑著说:“你那是老黄历了,人家现在可是有后台的。都督夫人就是纺织厂的掌柜,她了解这事之后,派人把她父亲抓到矿场去劳作了,要他改掉恶习。还亲自给黄家闺女主持婚礼,据说还送了一盒首饰给黄家闺女当嫁妆,人家那可是风光大嫁,嫁的还是大同军的军官。”

当即就有人羡慕地说:“这真是草窝当中飞出一条金凤凰了。”

“与其想羡慕她,不如想办法多认些字,范学究的闺女成为了俺们兴化坊的一个蒙学夫子,人家不但收入高,还受人尊重,都督遇到了她,都要尊称一声范先生,不像俺们只能待在家里打打毛线。”

“认字,俺认不来,一看到就头疼。”

“但认了字,就能去工坊的幼稚园当阿姨,俸禄可以有一两银子。”

“一两!”这数字让她们连连咂舌,不少人还真心动了。

在这明亮的灯光下,长安城的百姓们享受著这难得的閒暇时光,憧憬著未来的美好生活,整个城市都洋溢著一种繁荣、祥和的气息。

朱雀大街的金满福酒楼內,热闹非凡。孔晨通过胡林的关係,邀请原本大同社工业区的老朋友们相聚。

当大同工业区的老人一踏入酒楼包间,孔晨一眼便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不禁惊喜地喊道:“胡强,小懒,赖头,没想到你们都在长安城。”

小懒惊喜道:“孔晨你也来到长安城了,我记得你的作坊不是在延安府吗,现在不忙著做生意啦?

只能坐好之后开始推杯换盏。孔晨得意地从袖口拿出一个徽章,別在自己胸前,神气地说:“现在你们要称呼俺为尊贵的公民议员,俺可是代表整个关中的百姓来监督你们。”

赖头在一旁哈哈大笑:“说你胖还喘上了。要说监督,也是胡强大哥监督你。人家可是工匠司的曹员,专门监督你们这些商家偷税漏税、苛待工匠的问题。被抓到了,那可不是小问题,轻则罚得你倾家荡產,重则把你关起来。”

听到这话,孔晨內心一紧,脸上露出几分害怕的神色。他想起在延安府发生的那些事。

去年,有同行去农村招了些工匠,欺负人家老实,不仅剋扣工钱,还让工匠无偿做事。被人告发后,都督府勃然大怒,那个作坊主直接被关起来判了三年,还赔偿工匠10

倍的工钱,工厂也被罚没,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据说那个人到现在还在矿场敲石头呢。

还有的同行耍小聪明,到了月末该发工钱却压一个月,被工匠司发现后,直接罚了工匠六倍的工钱,还处罚金一千两,差点把这人罚到破產。

这样的事情在延安府每个月都会发生几起,不被抓到还好,一旦被抓,轻则损失钱財,重则倾家汤產。

而且都督府每次都会在《工匠日报》《大同报》上刊登这些事,既是让那些商贾“社死”,也是在警告其他商贾。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地位,大同社虽然鼓励他们发展,但主要是为了给工匠找份差事,要摆正身份態度,別自討苦吃,那些王爷,地主老財俺们都镇压了,你自己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不要给脸不要脸,走到百姓的对立面前去。

孔晨都觉得好笑,大明都没做到的农工商阶级等级,在大同社这里却真正实现了。

商贾的地位还真不如工匠高。任何敢欺负工匠的商贾,工匠只要去告发,一告一个准。所以关中的商贾听到工匠司的名字,就像大明官员听到东厂锦衣卫的名字一样,战战兢兢,不敢言语。

胡强一脸疲惫看到几人,苦笑著说:“哪里有赖头说的那么夸张。俺们就是做些杂事,每天也很辛苦、很劳累。”

可能是工作太压抑了,他忍不住吐槽起来:“关中的奸商太多了,太会钻空子了,不像我们延安府人那么淳朴。都督府规定了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有一定税收优惠,很多关中的作坊就钻这个空子,招自己的亲戚做工。都督府明明规定1日只能干4个时辰的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