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搞得这么麻烦,是因为黄河是地上悬河,黄河大堤的堤坝高出地面好几丈。
站在大堤上向下望去,仿佛置身於云端。想要利用黄河水来浇灌土地,就必须先把水提过这高高的堤坝。
如今黄河是杞县唯一的水源了。这次的乾旱情况十分严重,杞县原本清澈流淌的河流早已乾涸见底,河床裸露在外,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和沙砾,仿佛是大地破碎的骨骼。
曾经潺潺流淌的河水如今只存在於人们的记忆之中,那悦耳的流水声也只能在梦中听见。
池塘也早已乾涸,只剩下龟裂的塘底,几只死去的鱼虾僵硬地躺在那里,散发著刺鼻的气味,仿佛在诉说看这场旱灾的残酷,
李信曾经带看村民尝试打並水,一群人拿看简陋的工具,日夜不停地挖掘,一连打好几丈都不出水。看著那乾涸的並口,村民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李信也只能无奈地摇头,把自光盯在了黄河水上。
当这座风车终於树立好之后,农户们立刻忙碌起来。他们小心翼翼地铺好竹管,確保竹管连接紧密,没有一丝缝隙。黄河大堤上的微风轻轻吹拂,带动著风车的叶片缓缓旋转起来。
“嘎子嘎子!”隨著风车的转动,竹管当中的水一点点地被提起,像是一条银色的丝带,越过黄河大堤之后,快速地流向后方的田地。水流入水渠,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大地在欢快地歌唱。那水流所到之处,原本巴巴的高粱都好像振奋了几分,它们挺直了腰杆,像是在向人们展示看生命的顽强。
“好!”风车下面的涓涓细流振奋了所有人,大家纷纷叫好。欢呼声在大堤上迴荡人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李信站在人群中,大声说道:“乡亲们,人定胜天,只要我们团结起来,这场旱灾就可以度过,所有人都能活下去,我李信保证,不会让你们一个人饿死。”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將军真是活菩萨!”百姓们纷纷叫好,用崇拜的目光看著李信。在他们心中,李信就是他们的救星,是带领他们度过这场灾难的希望。
早在3月份,这场旱灾就有了爆发的苗头。李信带著自己的大军回到了家乡。他立刻组织村民挖水渠,修风车,投入到了抗旱救灾的工作中。
到了五月份,中原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流民越来越多,他们如同潮水一般四处涌动,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河南行省有不少县城被攻破,当地的大户被灾民杀光,整个中原的士绅人人自危。他们躲在自己的深宅大院里,瑟瑟发抖,生怕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
李信则趁此机会,跟全县的士绅进行谈判。他把土绅们召集到一起,严肃地说道:“如今旱灾肆虐,百姓们生活艰难,如果你们不愿意出钱粮来抗旱救灾,忠信营就不为你们提供保护。到时候,流民一旦到来,你们的身家性命都將不保。”
那些土绅们一开始还面露犹豫之色,他们捨不得自己的钱財和粮食。但当他们想到外面那些四处乱窜的百万流民,想到那些被攻破的县城,想到自己可能面临的悲惨命运,他们不得不服从李信的命令。
靠著家乡士绅的钱粮,李信在杞县以工代賑。他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大范围地建风车,水车,修水渠抗击旱灾。那些原本无所事事的百姓们,在李信的组织下,有了工作,
有了收入,他们的脸上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们齐心协力,为了度过这场灾难而努力奋斗著。
到了6月,整个河南行省的秩序彻底崩溃。到处都是混乱的景象,流民们烧杀抢掠,
县城里一片狼藉。然而,杞县却还能维持基本的稳定。田地里,风车和水车在不停地转动,水渠里的水潺潺流淌,保住了一部分田地的粮食。
当地士绅看到这种情况,就更加不敢得罪李信了。他们知道,是李信让杞县成为了这片混乱土地上的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