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天下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武將能打,是兵强马壮,是钱粮眾多,你自己数数看大同社缺了什么?”
曹文耀仔细一想,以徐晨鯨吞关中的实力来看,这天下最能打的人应该是他。而且他一个关中光税收就有2000万了,清洗大户又弄了3000多万两,整个天下最有钱的人也是他。粮食他也不缺,去年就弄了1000多万石,今年要不是旱灾,只怕他早就打出关中了。
有兵有钱,这天下还真最有可能落到徐晨手中。
但他为难地说:“即便徐晨能打,但他苛待士绅,而且我曹家世代忠良,我等怎能做那二臣。”
曹文詔说道:“为兄什么时候说过要背叛朝廷了,我曹家世代忠良的旗帜不会断在我们兄弟手中。但洪蛟他又没在朝廷为官,自然不需要为朝廷尽忠。”
而后他拉过曹文耀,小声道:“如今天下大乱,大族分散投靠各方,我曹家也要在大同社有自己的人,这样不管是朝廷镇压了叛乱,还是大同社得了天下,我曹家富贵的日子才能继续延传下去。”
是的,傅山他们终究还是太年轻,他们发展社员的举动,很快就被他们各自的家族知晓。知道之后,这些家族既没揭发,也没阻止。
崇禎4年天下的局势,已经和天启年间完全不同。朝廷还在持续的衰落当中,继失去辽东之后,朝廷再次失去了关中。女真人甚至打到了京城,差点再次上演一回靖康之耻。
就眼前这局势,如果士绅还认为天下仍在朝廷的掌握当中,那就有点自欺欺人了。
天下已经正式步入乱世当中,乱世有乱世的法则。这时候在想什么钱財,土地,那就是脑子有问题了,乱世当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家族延续下去。土地、財產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
关中大族被清洗很可怜,要是放在天下稳定的时候,他们定会毫不留情地声討,並要求朝廷镇压这些贼寇。但现在他们看到的却是,米脂原本只属於地方豪强的小家族,现在却一举成为了关中有名的大族,取代了原本那些大族的地位。
他们的家族想要躲过这场侵袭,抵抗大同社进攻是一种办法,融入大同社当中又是另一种办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朝廷也没有振奋的跡象,大同社反而势不可挡。大同社先占据关中,又消灭了盘踞在大漠的林丹汗,占据了大半个草原,现在的势力就相当於半个大秦王朝和半个蒙元王朝的结合体,是天下三大势力当中最强大的一方。那么融入大同社当中就是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了。
所以傅山他们在山西行省发展社员非常快,藉助太原乡试集中了整个山西行省的读书人,他们一个月时间,就在整个太原各州县遍布了大同社员。山西大族视而不见,甚至在暗中支持,他们本就缺一条搭上大同社的路,现在傅山的举动反而帮他们铺路了。
曹文耀反应过来后说道:“这是不是有点对不起陛下。”
曹文詔无奈地说:“有什么对不起的?难道你还想让曹家和大明一起陪葬不成?”
他想了想道:“咱家钱库有多少银子?”
曹文耀道:“大概有30万两吧。”
曹文詔道:“拿出20万的,让二叔去长安购买大同社的债券。”
曹文耀愣然道:“大哥,你刚刚不是说要忠於朝廷吗?”
曹文詔道:“俺忠於朝廷,但俺不信朝廷,二弟你自已说,这20万两银子,你觉得是去买巡抚所谓的债券还是去买大同社的债券?”
曹文耀想一想朝廷拖欠几年的军,內部的贪官污吏(包括他自己),把自己的钱交给朝廷,那不就是让这些贪官污吏去贪,这是傻子也不干了。
“当然是买大同社的债券,徐晨虽然是叛逆,但也是我们北方响噹噹的一条好汉,一个睡沫,一个钉,这些年买他债券的人哪个没有发財的。”
曹文詔道:“俺这也是为我曹家留条后路,大同社的政策已经是公开的,他们攻入山西行省,咱家的土地钱財估计是保不住了。但这些债券,不会受到抄家的影响,有这些钱在我曹家最起码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显然曹文詔是不看好朝廷能守住山西行省,在打不过的情况下,如何儘可能的减少家族的损失就成了他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