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二档財力差一些,他们开办钢铁厂、机械厂、砖窑水泥厂等高技术高投入的工厂。

这些工厂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也很高,一般的作坊主既不了解这个行业,也没有这么多钱来投入。

而相对来说,麵粉厂、纺织厂等和柴米油盐相关的轻工业,利润高、回本快、技术要求低、市场大,则受到关中商贾的欢迎。就这两年,关中开办的作坊,一半都是纺织作坊。这么多人不断地投入,竞爭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徐晨听后想了想说道:“我倒是知道一个印染的方子,煤炭蒸馏成焦炭的过程会留下一种叫煤焦油的东西,这种东西是最好的染料合成剂,你可以找人试验一下,用这种煤焦油去印染布匹。”

其实,这倒不是徐晨想要给桑文增加一点难度,或者是增加纺织厂的技术研发能力。

而是他只知道煤焦油是合成染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但如何合成,怎么印染,他一无所知。他不过是个高中毕业生,化学知识也只在高一学了一年,后面上网也不会没事去看什么化学知识。对於化工行业,他了解最多的也就是看工业流的小说时,经常会提到的“三酸两硷”,他也就知道这个名词,两硷是火硷、烧硷,三酸是硫酸、盐酸、硝酸。这就是徐晨知道的所有有关化学方面的知识了,这都是他托喜欢看工业流小说的福,看多了才知道这几个名词。

桑文微笑著说道:“我找人实验一番。”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徐晨的信任。

徐晨接著说道:“你要学会抓大放小,整合大同社的官营纺织厂,形成规模优势,有些不赚钱的作坊该放弃就要放弃。”

桑文皱起眉头,担忧地说道:“但纺织厂的工匠怎么办?”

徐晨思考了一下,说道:“有技术的就安排到其他的纺织厂,也可以把作坊交给那些工匠,让他们自己经营看看。”

看多了后世的事情,他知道正常的更新换代是不能阻止,弄企业就要抓效率,在社会平均效率之下的作坊该关就要关,要不然这些作坊就要像癌细胞一样吞噬都督府的钱財。

接下来的几天,徐晨整日埋首於书房之中,他时而翻阅著堆积如山的书籍资料,时而奋笔疾书,不断地寻找数据来填充《封建土地论》。每一个数据他都仔细斟酌,力求精准无误。完成初稿后,他文反覆修改了多次。

终於,他將修改好的《封建土地论》交给了刘永等人。刘永等人围坐在一起,神情专注地阅读著文章。隨著阅读的深入,他们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激动的神情。这篇文章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封建王朝的根基。

李文兵读完后,不禁感嘆道:“先生此文一出,天下再也回不去了。以后天下英雄若还妄图爭夺天下,建立一姓之王朝,不过是一自私小人。”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慨。

按照这篇文章的推导,只要是封建王朝,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土地兼併的问题。土地兼併导致百姓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成为流民。这些流民为了生存,最终会揭竿而起,推翻这个王朝。

从秦皇汉武到唐宋元,甚至现在的大明,这些王朝的覆灭都和土地兼併有关。解决不了土地私有制的困局,这个王朝必然会走向覆灭。

这篇文章最关键点就在於推导证明家天下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如果爭霸天下一开始就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天下的英雄豪杰又怎会支持这样的人。

徐晨的这篇文章就像是一颗重磅炸弹,戳破了那些封建帝王想要建立万世王朝的美梦。

刘永笑道:“某觉得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出,这是告诉了农户,那些地主士绅对他们的压榨有多残酷,拿走了他们多少財富,一年七八亿石財富。”

然后他冷哼一声道:“比起这笔財富,他们所谓的修桥铺路,那简直就是在笑话,再看看这场前所未有的旱灾,他们只要稍微拿出一成不到的粮食,就可以平息这场旱灾,但他们却没有人愿意拿出这笔粮食,眼睁睁的看著几百万农户成为饿,看著他们活生生的被饿死。这不单单是天灾,更是人祸,先生这篇文章揭露了他们虚偽面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