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卢象升轻轻抚摸著下巴上的鬍鬚,思索片刻后说道:“仅仅掠夺大户的粮食,恐怕只是一时之策,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吧?”

狄庆早有准备,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將军所言极是。我们除了分发粮食,我们给农户均田,

让他们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耕种。同时,我们还组建了抗旱会,把农户们都组织起来,共同应对旱灾。今年春耕结束之后,我们就会在中原和山西省大规模修建水利设施。

就拿关中来说,今年的乾旱同样严重,但因为前几年我们大同社就修建了水坝水渠,推广了耐旱作物,所以即便粮食有所减產,也还能满足关中百姓的需求,甚至还有余粮可以救济中原的百姓。”

卢象升听后,不由得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钦佩之色:“单以賑灾而言,你们大同社確实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土豆,玉米,红薯这三种耐旱作物,本官在大名府也极力推广,保住了不少的粮。

就你们在关中做的事情,远远超过了朝廷。本官也是打心底里钦佩。”说罢,他微微嘆息一声,又道:“只可惜徐晨这样的大才不能为朝廷所用,实在是朝廷的损失啊。”

狄庆微微一笑,说道:“先生要是加入了朝廷,只怕也是处处受限,什么也做不了。大明建立的这套制度,本质上是为了方便皇家和大族压榨百姓。

宋朝神宗年间,名臣文彦博就曾说过,『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而非与百姓共天下』,如今的大明和大宋又有什么区別呢?

先生所作所为,皆是为了百姓谋福祉,那些大族又怎么会容忍呢?

最升始,先生不过是想在米脂修水渠抗旱,劝导大户减租减息,让农户们有条活路,可后面发生的事情,想来將军也十分了解。”

卢象升当然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米脂大族勾结榆林镇將门,想要装成土匪来杀了徐晨,

却被徐晨击败,这成为了大同社造反的开端。

卢象升神情暗淡道:“你们走的是一条前所未有的路,家天下运转了几千年,公天下却已经成为了传说当中的神话故事,你们每走一步都是新路,很容易行遭踏错,造成万劫不復的处境。”

狄庆道:“这点社长和我们说过,走在前行的道路上肯定会犯错,但老路却是一定走不通,从秦汉开始算起,到我大明之时已经接近2000余年,这十几个王朝又有哪个走出了治乱轮迴,哪个又不是因为土地兼併导致天下大乱,明明知道一条已经走不通的道路,为什么还要去走,等了几百年之后又天下大乱了?

我大同社在寻找新路,即便是失败了,也为后来人探出一条失败的道路,更不要说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等走的道路还未必是错的,最起码大明没办法賑济灾民抗击外敌,但我大同社区能通通做得到,这条路哪怕是只是刚刚起步,但也比现在的大明强大。”

卢象升钦佩道:“你们社长豪气冲天,某不如他。”

狄庆顿了顿说道:“將军在大名府三地所做的一切,我们社长也都看在眼里。都督认为您是一位英雄,这才派我前来招揽將军。

卢象升原本黯淡的眼神忽然闪过一丝光芒,来了兴趣地问道:“哦?你们社长是如何评价某的?”

狄庆挺直了身子,认真地说道:“卢將军组建天雄军,多年来维持著大明三府的安定。在大明现有的体制之下,將军已经做到了所能做到的极限。”

“大明体制下的极限!”卢象升不由得苦笑著摇了摇头,“看来你们社长是真看不上朝廷啊。

但本官既然食君之禄,自然要忠君之事。”

狄庆见卢象升如此执著,便进一步劝说道:“將军,您仔细想想,如果您所忠於的是这片土地,那您就应该带领士兵起义,加入我们大同社。

这片土地,几千年来歷经了秦、汉、晋、隋、唐等十几个王朝的更迭,但不变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將军的俸禄,也並非朱氏提供,而是百姓们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將军应该忠於这些土地上的百姓,而不是仅仅忠於朱家。”

卢象升眉头紧锁,坚定地摇了摇头:“某说不过使者,但某的心意已决。大明立国200余年,

即便今日要亡国,也总得有殉葬之人,我卢象升愿做这殉葬之人。”

狄庆见卢象升如此冥顽不灵,心中不免有些著急,语气也变得急切起来:“將军啊,您要为大明殉葬,可城中的士兵何其无辜,城中的百姓又何其无辜。一旦战火蔓延,那將会造成多少死伤啊。直隶的流民本就生活艰难,因为这战事,又会有多少人因此饿死?將军难道真要为了您一人之名声,拉著这么多人去陪葬吗?”

然而,卢象升根本不想再听狄庆的劝说,他脸色一沉,大声喝道:“来人,送使者离开。”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