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收编东江镇
呼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1月18日,辽东,东江镇,旅顺城海浪不断的拍打著辽东半岛的海岸线,面容枯稿的东江镇军民就如同一具干户一般,麻木地蜷缩在漏风的窝棚里。
毛文龙被杀之后,整个东江镇就成了弃儿,根本就没人管他们,袁崇焕任命自己的部下黄龙新任东江总兵,他在东江镇无法弹压住毛文龙旧部,东江镇的內订很快变得愈演愈烈,陈继盛等一系列著名將领相继被杀,一直到崇禎4年,整个东江镇都处於內乱当中,没办法给女真人的任何威胁。
到了崇禎4年之后,內乱停止了,他们之所以不內乱,也不是因为分出了胜负,而是因为崇禎4年整个北方大旱,大明朝廷再也没办法维持对东安镇的粮草供应,尤其是当大同军进攻中原之后,整个东江镇的粮草彻底断绝,东江镇还是陆陆续续不断士兵饿死,大家吃都吃不饱了,哪有哪里还有心思斗。
东江镇和大明其他的军镇完全不同,其分布在觉华、镇江、横山、金州、蛇浦、色利岛、章子留岛、城岛,鹿岛、长山岛、小长山岛、王家岛,弥串堡等上百个城堡、城池、港口和岛屿,这就是一串岛屿,辽东半岛少量陆地组成的军镇”
辽东半岛和这些岛屿上遍布居民和士兵都是被女真人逼的逃难的辽民、官兵亲眷,以及逃难过来的辽民。再加上设置在朝鲜境內的铁山“难民营”,巔峰时期,全军镇辖下的辽民总数不下二三十万之眾,可战之兵也有五六方。
这些人因为和女真人有血海深仇,对女真人的战斗意志最强,只可惜因为毛文龙被杀,东江镇內乱,现在东江镇的兵力不过两三万人,而且分数十儿个將领,他们相互之间猜忌,敌视,仇恨再也没办法统合在一起,对女真人形成有效的威力,这就是己已之乱,皇太极敢调动绝大部分主力入关的原因。
辽东,旅顺港口,东江镇参將尚可喜瞭望著大海对面,想要看著有运粮的船到来,但即便是他快成望夫石了,海面上依旧没有任何船只的身影。
大明朝廷的运输船已经有两个月没到旅顺了,现在东江镇粮食的价格翻了10
倍都不止,但即便是这样依旧是有价无市的,东江镇几十万军民都要濒临饿死。
东江镇和大明其他军镇最大的不同就是,粮食几乎都要靠朝廷来运输。九边军镇他本身就有土地,只是土地不归士兵所有,但本地有土地就有粮食,朝廷发放粮,当地的士兵还能购买粮食,勉强养活自己。
但东江镇这里,军户不是居住在海岛,就是居住在辽东的边边角落地区,这些地方土地极其稀少贫瘠不说,还处於小冰河天灾的笼罩范围,这让东江镇本就不高的粮食產能,直接绝收了。
所以山东的补给就是东江镇的唯一生命线,运输的船只只要不来东江镇,他们就直接断粮了。
尚可喜嘆口气道:“看来朝廷是真忘记我们了,也是,现在还有没有朝廷都是两说。”
大同军和朝廷的大战他们也知道,尚可喜最新得到的战报就是大同军已经攻克洛阳城,几乎全占中原,朝廷徵调各军镇主力勤王,他们的总兵黄龙也带领五千士兵去了京城,后面东江镇就断绝了和朝廷的消息,但连运输船都到不了东江镇,显然朝廷的情况不妙。
而就在他准备转身回去之时,他的一个家丁激动叫道:“將军有船队来了,
朝廷运粮的船队来了。”
尚可喜当即转身望过去,果然发现海面上,起起伏伏的出现几个黑点,而后这些黑点越来越多,距离旅顺码头越来越近。
朝廷运粮的船队终於来了。这消息快速的传遍了整个旅顺城,所有军民都顾不得寒风,一个个涌到了码头上。
李惟鸞、项祚临、樊化龙、张大禄、耿仲裕,尚可义等旅顺城中的將领也全部来到码头。
只是让他们失望的是这些船只距离码头100步的位置却停下来了,更让尚可喜等人惊愣的是,这个大船上面悬掛的不是朝廷的旗帜,而是写著大同两个大字。
“这是大同军?”尚可喜迟疑道。大同军这么快就攻破了京城?甚至还能派兵到辽东?
陈有时道:“管他是朝廷还是大同军,只要他们给粮食,俺就投靠他们,再没有粮食,我等都要饿死了。”
其实这段时间东江镇的各级將领就在私下联络,要不要去投靠女真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们虽然和女真人有血海深仇,但东江镇的局势继续延续下去,他们全得饿死,也就是靠著这股血仇撑著,东江镇还没投降,要不然当初毛文龙被杀,东江镇就投靠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