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造船厂?”崇禎有些异。新朝招募前朝大臣本是惯例,但大同社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少,

大明的高层几乎都被关押在此,很少有人被招揽。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大臣被招揽,竟然是去造船。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孙元化解释道:“按照大同社的说法,北方的旱灾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他们打算从朝鲜、日本,还有南洋诸国购买粮食,所以要製造可以远洋贸易的海船。同时,也打算多製造渔船,依靠捕鱼业来补充粮食。”

崇禎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符合大同社的做法,北方確实太缺粮食了。”

这段时间,他每日只有一升口粮,生平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饿肚子的滋味。最开始,他以为大同社是故意虐待他这个前朝天子。

但从接触到的百姓那里了解到,整个京城几乎都是如此。想要吃饱,除非是军人和做重体力活的工匠才会有更多的口粮。

大同社大规模登记户籍,也是为了合理分发口粮。这点上,崇禎不得不钦佩大同社强大的执行能力,朝廷不要说保证百姓不饿死了,连士兵的口粮都保证不了,他当皇帝不到5年时间,因为粮食问题闹得兵变就超过了双手的数。

屋內的气氛有些沉默,崇禎陷入了沉思,而卢象升和孙元化则静静地站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两人在战俘营待了没多久便告辞离去。孙元化並未立刻离开,他在营中四处寻找,挑选了一些技术官员,打算带他们前往天津卫,让这些人成为造船厂的技术骨干,这才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

“初阳兄,请把某带出去吧,小弟必有后报。”冯銓看到有新人进入战俘营,又发现孙元化能够带人出去,再也按捺不住,赶忙上前请求孙元化將自己也带出去。

孙元化看著冯銓,冷笑一声道:“某不是要招一些溜须拍马之辈,某是要去造船,你懂造船吗?你知道造船的钉子是什么样子的吧,你知道造船要用什么木料吗?”冯銓当年投靠魏忠贤上位,在士林之中名声早已臭不可闻,人人都视他为奸险小人。

冯銓丝毫不在意孙元化的讽刺,依旧討好地笑道:“现在不懂,但小弟可以学。你给小弟一个月时间,小弟造船必然会学得比那些工匠还要精通。”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为自信,毕竟能在20岁之前考中进土,堪称天才中的天才。

然而,孙元化只是一甩袖,说道:“等你学会了造船再说吧。”说罢便径直离开了。

冯銓看著孙元化离去的背影,冷冷地说道:“瞧不起某,但某终会东山再起。”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心中开始盘算如何吸引大同社的注意。很快,他便想到了当年乾清宫著火的事情,这件事其他人或许不清楚,但他却了如指掌。

大同社把他们关押在此,还要求他们7天写一篇所谓的心得体会,不就是想杀人诛心吗?那他就顺著徐晨的心意,把大明高层那些齦事情全部抖出来。当年东林党和魏忠贤之间的爭斗,他可是参与者之一。

他越想越兴奋,觉得终於找到了一条脱困的道路。但很快,他又喃喃自语道:“还是要想办法加入大同社。”想看想看,他便进入了梦乡。

出了俘虏营之后,孙元化和卢象升通过各自的关係,给崇禎送了一些食物、被褥和衣服,希望他能过得好一点。

孙元化在第二天就带走了一些小的技术官员,这让其他被俘虏的官员羡慕不已。以前他们看不起的吏员,如今反而受到了大同社的重用。这些人加入大同社,算是在新朝扎稳了脚跟,以后家族百年的富裕或许可期。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2月17日。

卢象升和孙元化来到了通州。此时徐晨也在通州,主要是为了梳理运河的事务。

元明两朝將都城建立在北方,主要是为了镇压大漠,但北方缺乏粮食,大运河便成为了北方最重要的粮道,蒙古人將运河裁弯取直,这才有了后世那条大运河。到了明朝也一直维护修大运,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