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四星中將张献忠
大同八年(公元 1632年)9月 8日。
初秋的风已带著丝丝凉意,缓缓拂过朝鲜国汉城王宫的飞檐斗拱。
这座所谓的王宫,在见过中原繁华的人眼中,著实显得有些寒酸。它的规模,也就堪堪相当於紫禁城当中的一个宫殿群而已。
那几百间错落分布的建筑,灰扑扑的瓦片在阳光下泛著黯淡的光,与紫禁城那金碧辉煌的琉璃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別。就连山西那些富甲一方的地主老財,他们的府邸都比这王宫气派得多。
然而,即便如此,这里是朝鲜国的权力中心。往日里,这里热闹非凡,宛如一个巨大的漩涡,吸引著各方势力。朝鲜的两班大臣们身著华丽的官服,头戴乌纱帽,迈著方步,神色匆匆地穿梭其中,地方豪强贵族们也时常出入此地,他们带著諂媚的笑容,怀揣著各自的目的,试图在这权力的中心分得一杯羹。
但此刻,这个曾经热闹的权力中心却异常萧条,仿佛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捲过一般,只剩下一片死寂。
守卫王宫的士兵早已换成了大同军的战士,他们身著整齐划一的军装,手持锋利的武器,眼神冷峻而坚定,他们像看守一般,静静地佇立在宫殿的各个角落。他们的存在,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让任何人都不敢轻易靠近。
在景福宫內。朝鲜王李倧坐在王座上,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惶恐,不安和悔恨。
早知今日他就不应该听大臣的话,禁止粮食出口到大同社的地盘,如此就不会招来灾祸。
如果知道张献忠会如此狠毒,他就不会带一点大臣开城投降,以至於让这个恶魔进入汉城当中,著称滔天大祸。
这几个月他一直生活在悔恨和痛苦当中,他的双手紧紧地攥著王座的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整个人显得脸色苍白,衰老了10岁都不止。
太子李澄和李淏站在一旁,但他们的脸上却充满了愤怒,他们是王室成员,大同社的人怎么敢这样对待他们,这是把他们当犯人来看管,哪怕当初野蛮的女真人都没有这样对待他们。
崔孝一压抑声音恶狠狠道:“张献忠那土匪出了汉城,去巡视城外的农田,看样子大同社又要收刮我国的粮食,这些草民被张献忠用土地收买目光短浅,看著吧,来年不知道他们会饿死多少人,这些乱民会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的。”
朝鲜王李倧悲苦道:“百姓还没饿死,只怕我等君臣就要死在那土匪手中了,大明天朝怎么就败给了这一群土匪。”
这位在后世有仁祖称呼的朝鲜王,歷史上就很悲苦,皇太极只要缺钱缺粮就要打劫他一番,毛文龙活著的时候也是时常欺凌他。
这条时间线他就更苦了,张献忠收刮的手段比皇太极都狠,朝鲜王是几百年的积累,他的岳父,他的亲信,他的两班大臣。几乎被搜刮的一乾二净,现在的他连蜡烛都用不起了,能穿的也只剩下四季礼服,他这个朝鲜王也只剩下表面光鲜了,过的都不如大明境內的地主。
和后世不同,现在的朝鲜是大名的死忠粉,歷史上崇禎在煤山吊死,崔孝一来到崇禎的墓地,绝食七日而亡。
朝鲜国王李倧次子李澄丙子胡乱(1636年)中被掳至瀋阳为质,归国后力主反清復明。设计擒杀清將阿济格,坑俘上万清军。
並组建“北伐军”联合南明、台湾郑氏势力,提出“假道朝鲜,联日伐清”计划。虽因实力悬殊未果,但坚持使用崇禎年號。这些人的忠心和对满清造成的伤害,比南明都大。
一个朝鲜人要反清復明,这是什么国际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