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兰英笑著解释道:“想在扬州修轨道,自然少不了扬州府衙帮助。让他们占一部分股份,帮我们完成土地徵调。至於钱財,我们可以通过股市筹集,就用河套商社的模式。凭我们关中商家的力量,还修不了一条千里长的轨道?”
田然激动地一拍桌子,说道:“高掌柜不愧是女中豪杰,这门生意我们联合起来做了。”
眾人纷纷点头,只需要打通了官府的渠道,那这份买卖就可以做,轨道虽然投入高,但胜在稳定,他们看中的就是这份稳定,作坊能倒闭,但是轨道却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消失。
大同八年 11月 7日。
直隶,通州郊外,寒风凛冽,此时北地的清晨已然开始降霜,那些小水坑已经有薄薄的冰层。
徐晨带著一些亲卫来到了通州的郊外,而此时他眼前却是一个周长几十里的湖泊,湖泊水光粼粼反射著清晨的阳光,有不少野鸭水鸟在其中游荡。
郭铭看著眼前的湖泊道:“要不是傅山果断,以这里为泄洪区,只怕整个京城十几个州县都要沦为泽国了。”
他们也想不到几个月前的雨会下的那么长,即便他们决定了泄洪,依旧下了一个月,原本他们只打算用十几个村镇作为泄洪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淹掉了大半个县,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要是不在通州这里卸掉洪水,直隶十几个州县都会被淹。
徐晨道:“这次直隶有多少人遭灾?”
郭铭苦笑道:“大半个直隶都受这场雨水影响,出现减產,几百万人遭灾,总理大臣府已经减免了直隶田税,但还是有十几万农户颗粒无收,现在只能由总理大臣府救济,山洪淹没了三个村庄,有上千百姓死在这场洪灾当中。”
这个死亡数字放到后世,那就是轰动全国的特大灾害,但在这个时代人命不值钱,一场波及大半个行省的洪灾,最终却只死了上千人,这已经比所有人预料都要好了。
徐晨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要吸取这一次事件的教训,修缮各地的河堤,这片地区已经成了湖泊,乾脆就保留下来,作为泄洪区。”
郭铭皱眉头道:“当地十几万百姓该如何安置?”
北方的粮食一向紧缺,少了十几万的农户,就相当於多了上百万石口粮的消耗。
徐晨道:“把他们一部分安置在京师,做土木工匠,一部分安置在天津卫,让他们去天津卫修港口,以后天津港將会取代通州的位置,成为京城最重要的物资获取通道,天津卫將会大规模的开发,能安置这些农户。”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就很难做了,后世河道內部,整平土地种植粮食,但这个时代可没有那么大的人口压力,完全可以退耕还湖,建立一些湿地来作为泄洪区,同时为北方保存一点水源,为乾旱做准备。
巡视完通州之后,徐晨低调地返回京城,径直来到了元首府。
刘永早已等候在此,他恭敬地拿出准备在公民议会当中通过的议案。其中一项重要內容是明年计划修建的 4条轨道。这 4条轨道以开封府为核心,向四面扩散,分別是开封府到大名府、开封府到南阳、洛阳到开封府、开封到临淄,总长度超过 2000余里,造价约 500万两。
刘永详细地介绍道:“以开封府为轨道网络的核心,將会把开封府方圆千里的十几座城池纳入到轨道的交通体系中。这不仅能极大地降低物流成本,还能给中原的灾民提供一份差事,繁荣中原经济。同时,对於军事和政治也有极大的意义。5年內修建一个完备的轨道网络,我大同军的调动將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到时候我大同社可以调动几十万大军同时向江南发动进攻,而这条轨道也能保证几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