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道:“学生明白。”
这次科举將是一个契机。会有大量的復社成员进入官场,而那些没进入官场的,他也打算安排他们成为军官,建立一支属於復社的社军。他要按照自己的心意改造大明,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大明爭取一线生机。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4月8日。
苏州城的白云客栈热闹非凡。因张溥居住在此,苏州的寒门士子几乎云集於此。此时的张溥,不再鼓动士子反抗自己的家族,而是专心指导他们写八股文,仔细批改著每一篇文章,指导他们写出符合考官心意的八股。那些大户子弟对此並不十分在意,他们家中自有专门的名师教导。
但寒门子弟却十分珍惜这个机会,纷纷向张溥请教,一时间,白云客栈儼然成了一个充满求知氛围的学习互助小组。
这天,客栈的门被猛地推开,一个略显狼狈的读书人冲了进来。他衣衫不整,头髮凌乱,脸上带著焦急和疲惫。
“钧衡,你这是怎么了?”正在辅导士族子弟八股文的张溥惊讶地看著衝到客栈內的任大任,眼神中满是疑惑,这样子怎么看上去被人追杀?
任大任喘著粗气,急切地说道:“天如兄,你能借我20两银子吗?”
张溥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到任大任手中,问道:“你要银子做什么?”
任大任咬了咬牙,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愤怒和决绝:“我要去北方投靠大同社。”
“啊!!”四周的读书人一片惊呼,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纷纷停下手中的笔,转头看向任大任。
任大任气愤地讲述起来:“一个月前,我和乡人约定了两成五的地租,那可是我真心实意想要为百姓做的事。可结果呢,父亲转身就收回了我写的契约。君子一诺千金,可我这一诺在他眼里什么都不是。我还有什么脸面待在苏州?当时我就对父亲说过,如果他让我毁诺,我就去投靠大同社,现在是我践行诺言的时候。”
张溥苦笑著劝解道:“何须如此斗气,而且在文次辅的引导下,地租也降到了三成五了。”
任大任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中充满了失望:“这次的事情让我看清楚了南北双方的差距。徐晨能用七成的粮食收买农户,可南方这里,连租子都不愿意降。朝廷怎么可能是大同社的对手?我现在就是想要去北方看看,看看徐晨是不是像天如先生说的那样是个明主。”
一旁正在指导一个世子学八股文的黄宗羲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神情严肃地说道:“加我一个,我也想去北方看看。我一直认为天下首要的政务就是解决土地问题,就目前来看,天下也只有大同社在认真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我很怀疑,大同社真能做得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好。去年北方情况我也听说了,各种天灾不断,他怎么可能做到一年积累下3000万石粮食,这可是大明最鼎盛时期才能做到的事情。”
其实,他心里还有一句难听的话没说出口:大同社竟然可以一年时间就把北方带到盛世,以结果倒推,大同社清理士绅这一步路或许是走对了,当然他的出身还是不愿意他承认这一点,所以他打算去北方看看,想要眼见为实。
任大任听了,拍了拍黄宗羲的肩膀:“好,我们兄弟一起走。”
张溥劝说道:“这可不是小事,马上要科举了,要不你等考完科举再去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