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做了半辈子的海上贸易,从未有过一个盟友,全是敌人。洋人盘剥他们,海盗抢劫他们,朝廷也把他们视为不安分的因素,对他们极尽打压、盘剥。
几十年前,吕宋的明人被洋人屠杀,朝廷却不闻不问,那时他们就知道自己如同无根之萍。
如今,终於有一个坚实的靠山愿意帮助他们了。即便这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也比以前强得多。而且,大同社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帮他们造海船,给他们提供火炮、火枪。有了这样天差地別的態度,他们自然愿意相信刘永的话。
刘永的態度激起了其他商家的热情。田然起身询问:“总理,朝廷什么时候能开放粮食的限制?我等想多招一些工匠,扩张產能,为天下多製造一些財富,为大同事业多尽一份力。
但这粮食一直是限制我等扩张的拦路虎,弄不到粮本就没办法招工匠。都督府这些年不是都在不停外购粮食吗?
尤其是今年旱灾接著蝗灾,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存粮还在增加。等明年气候正常了,北地的粮食绝对会丰收。”
“是啊,是啊,粮食配给制度让我等想报效元首,都是报国无门的状態。”其他商家也纷纷附和,对粮本问题头疼不已,没有粮本就无法扩张產能、招募工匠。
在北方想招募一个工匠很难,工钱都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要想办法解决工匠吃饭的问题,没有粮本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黑市贩卖粮食,但黑市的粮食贵了好几倍,工匠的伙食都比他们的工钱要高一倍,僱佣一个没粮本的工匠,成本相当於僱佣三个人,而且黑市的粮食还不稳定,所以没有多少商人会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然而,刘永坚定地摇了摇头:“农业是国之根本,现在北方旱灾接连不断,谁又能確定明年没有旱灾?在各地常平仓充裕之前,北方的粮食配给制度不会消除。”
这些商家或许不了解北方旱灾的严重性,但徐晨和大同社高层普及了小冰河时期的知识,让他们知道了北方旱灾的严重性,刘永他们也翻阅了史书,原本作为一个乱世背景板的寥寥几个字,当它们连接起来,看的刘永他们冷汗直流,这才是毁灭一个王朝的元凶啊!
知道北方的旱灾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所以徐晨不惜代价修水利、从外部购买粮食,这得到了大同社所有人的支持。说极端一点,现在產业不发展,大家顶多穷一点,但粮食產量减少,那可是会饿死人的。
孔晨接著问道:“常平仓中要储存多少粮食,元首才肯放开粮食配给制度的限制?”
刘永严肃地说:“常平仓中要储存够整个北方使用一年的粮食。”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大同社的数据是公开化的,每年公民议会都会把人口,粮食,布匹,钢铁,煤炭,水泥等重要数据公布於眾。
他们知道北方有6000万人口,按照一人七石粮食计算,那就是四亿多石粮食。和现在大同社各地粮仓的库存只有4500万石,差不多是十分之一。
这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囤够的,这让他们彻底打消了短期內放开粮食配额的想法。
他们也只能往好的一方面来想,虽然自己没办法突破限制不用工匠,但他们的竞爭对手也没办法僱佣工匠,这样一来竞爭压力就低了一些,大家也可以多赚几年钱。
刘永在解答完商贾们关於海上贸易和粮食限制等问题后,接著说道:“从明年开始,工匠司將会在僱工超过30人的作坊当中成立分部,以维护工匠的权利。当然,这对你们也有好处,工匠司也会培训工匠,提升他们的生產效率,让你们的作坊能变得更赚钱,你们也不用苦恼多招工的问题。”
刘永的话音刚落,现场瞬间陷入一片沉默。商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露出了复杂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