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快落下的日不落帝国与四面是敌的荷兰人
大同十一年(公元1635年)三月十三日,东番岛,南溪庄。
大同社的舰队终於成功登陆。赵云飞他们找来郑采等人,详细询问此时东番岛的情况,却发现岛內的情况远比他想像的更为复杂。
他原本以为在岛上的西班牙人,荷兰人与郑芝龙势力之间会有激烈的竞爭和斗爭,却没想到还要加上本土土著这一重要因素。三方势力占据岛屿面积不足百分之一,这里的主要势力还是本土的猎头族。这些部落极其封闭,对外界充满了警惕和敌意,攻击除自己部落之外的所有人。他们隱藏在茂密的丛林中,让人防不胜防,极大阻碍了三方势力对东番岛的开发。
另外一部分土著则较为汉化,愿意和外界接触和沟通。郑采他们有时候会和这些部落进行交易,用一些生活用品换取当地的特產。
最先登岛的是西班牙人,他们先占据的是基隆和淡水两地。但那时这两个地方都非常落后,到处是原始丛林,土著居民基本未开化。西班牙人初来乍到,对这里的环境一无所知,吃尽了苦头。
他们向吕宋基地匯报,说因为“气候条件不利於健康”,已经有几百个人因病死亡。然而,这还不是唯一的困难,其他很多方面一直麻烦不断。
当地土著居民对外来的人非常仇视,他们常常在西班牙人毫无防备的时候发动袭击。西班牙人的士兵水土不服导致死亡的情况也经常出现,许多人待不下去,撤回了马尼拉。这使西班牙殖民者如坐针毡,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摇摇欲坠。
相对而言,荷兰人发展得更好。他们不但招揽了本土的土著部落,还有不少的汉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殖民地。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投靠。
但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在欧洲就不对付,荷兰占领南台湾后,对西班牙人的贸易航道產生巨大威胁,西班牙人极度担心失去制海权。时常骚扰荷兰人的建设,破坏他们的贸易线路。
而西班牙占领著台湾北部,经营走私贸易,这对荷兰人对日本,大同社贸易也有很大影响。於是,两个欧洲国家在东番岛的军事故对不可避免,荷兰人也想要把西班牙人驱逐出东番岛。
崇禎四年,荷兰人抓获几名从淡水逃出的中国劳工。这些劳工给西班牙人白干了两年,不仅一分钱也没拿到,反而吃不饱饭,受尽虐待。这些充满怨恨的劳工向荷兰人详细介绍西班牙人的军事部署、贸易及其与土著人关係等情况。
得到诸多情报,荷兰人如获至宝,决定立即动武,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当他们把情况报告雅加达总部时,却没有得到批准。总部认为,与西班牙发生战斗的时机还不成熟,他们当下最重要的任务,还是继续与大同社、日本加强贸易,而不是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所以双方虽然没有开战,但西班牙人和荷兰人都有置对方於死地的想法。
相对来说,郑芝龙这里发展得是最好的。他们建立村庄,开垦了田地,和附近的土著关係都不差。加上他们有泉州的后勤补给,发展得非常快。村庄里,农田整齐划一,房屋错落有致,一片繁荣的景象,东番岛已经可以反哺郑芝龙了,郑芝龙军队粮食和贸易的蔗大部分都是出自东番岛。
了解完东番岛上的各方势力,刘业雄皱看眉头道:“臥榻之地岂容他人酣睡,要想办法赶走西班牙人和荷兰人,要不然我们和明军战斗容易腹背受敌。”
陈诚也跟著说道:“东番岛土地肥沃,水热適宜,这里的里粮食可以两年五种,適合移民之地,现在中原旱灾连连,这座岛屿最起码能安置几十万中原百姓,还能为中原提供粮草,的確是不能有这些隱患在身。”
现在大同社上下想要找一块没有旱灾的土地都快要想疯了。当陈诚从郑采这里知道东番岛两年五种,而且气候宜人,从未发生过旱,当即就有把这里发展成为大同社粮仓的想法。
要知道现在大同社境內单位面积收成最高的扬州,也不过能做到一年两种,更关键的是东番岛地处江南,可以低廉得到鸟粪石,天然时候成为一个粮仓之地。要移民几十万到东番岛,大同社一进一出就可以多收穫几百万石粮食。
赵云飞想了想道:“先礼后兵,这些洋人金钱至上,如果几个钱就能把他们打发了,能减少我们不少麻烦。去把胡安教官,汉斯教官叫过来。”
没多久,两个金髮碧眼的西洋人就过来了。他们虽然是大同社的教官,但这次也跟著出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