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86章 ,报国税与禿鷲

大同十一年(1635年)九月十一日,金陵城,贫民坊,夜校。

这是李岩为了给工匠开办学校,他购买下贫民坊的一块的土地和破烂的瓦房,而后他僱佣工匠,拆除了房屋,弄了几间大的瓦房作为校舍。

明亮的煤油灯下,夜校当中,挤满了衣衫槛楼的工匠、女工。空气中瀰漫著汗味、但却没有人在意,大家都用渴望的眼神盯著前方黑板上的文字。

李岩写了十个简体字,標上拼音,带著他们读了几遍,而后道:“这些字你们要记好,忘记了就用拼音去拼,学了文字你们才不容易被人欺骗,而且懂文字学习新技能也快。”

“俺们知道了!”工匠们回道。

上完文字课后,是“诉说我们的故事。”的时候了。

一个一个瘦小、面色蜡黄的女工站在所有人面前,她还有点紧张,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岩鼓励道:“二丫,不用害怕,这里都是你的兄弟姐妹,没有人会嘲笑你的。”

她这才缓慢道:“我是溧阳人。那年发大水,田淹了,房子塌了,我们全家只能吃野菜,草根,树叶填饱肚子。但即便是发大水了,赵財主家的地租还要交。”她的话语仿佛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飢饿的滋味、露宿荒野的寒冷、亲人濒死的绝望,开始逐步回忆起来。

“爹娘没办法,为了交租,五两银子把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女工的声音哽咽起来道:“童养媳真不是人过的!比牛马还不如!公婆打骂是家常便饭,吃的连猪食都不如,俺饿极了,趁餵猪的时候,就·—就用手捞猪食吃。”

夜校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泣的声音,因为二丫的遭遇就是很多人真实的写照,而男工匠也是满脸愤怒,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的姐妹因为各种原因被卖掉,二丫的生活处境让他们意识到,他们被卖的姐妹生活的一样糟糕。

“后来我受不了折磨,逃了出来,却再也找不到家,流落到金陵,成了纱厂里一个日夜劳作女工。”

二丫的故事,像一把冰冷的钥匙,打开了在场许多人尘封的痛苦记忆。夜校內充满了气氛悲凉李岩站出来道:“二丫之所以过的如此苦,就是大明的时代坏了,它逼著所有人都当坏人,二丫一家交了那么多的税,但发水灾,朝廷却没有管他们,还有二丫家发大水了,庄稼都被淹没了,

为什么还要有地祖,他公婆为什么敢欺负二丫,就是因为这个世道不把童养媳当人,不对,应该是好的世道,就不应该有童养媳。”

而后他指著北方道:“大家知不知道,在江北已经没有地主了,所有人都分到土地,这就叫耕者有其田。”

说完李岩还把“耕者有其田”几个字写在黑板上。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北方旱灾不断,但大同社带领百姓抗旱救助,减免百姓税赋,帮助百姓修水利设施,还在乡村建设蒙学,让所孩童都有学上,有大夫可以以极低的价格给大家看病,在北方所有工匠都有差事,而且每天只当4个时辰的差就能养活全家人,还有厚生金,以后大家老了也不用担心饿肚子,这就是一个好世道该有的样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