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是名满天下的旅行家徐霞客,与周围那些养尊处优、此刻面无人色的同乡相比,他虽也面露忧色,却显得镇定许多,他在外游历多年,这种景象他也看多了,并不会像他儿子一样,对这样的蛮荒景象感到恐惧。
“松江府多少高门望族,如今已是阖家覆灭,尸骨无存。我等能活着踏上这片土地,已是元首……法外开恩了。”
他故作轻松道:“东宁岛,古称夷洲、流求。为父昔年游历天下,唯独对此海外仙岛心向往之,只可惜海路艰险,未能成行。未曾想今日竟以这种方式得以踏足,倒也算是……如愿以偿了。”
然而他的话并未能驱散家人心头的阴霾,反而更添几分悲凉。
徐屹猛地捶了一下船舷,压低声音不甘道:“父亲!您何必自欺!我徐氏诗书传家,竟要沦落至此,与刀耕火种的生番为伍!这让我们如何甘心?那徐元首分明是鸟尽弓藏,过河拆桥!”
徐霞客脸色一变,急忙上前捂住长子的嘴,厉声道:“逆子!休得胡言!此话若被旁人听去,我徐氏满门顷刻间便有灭顶之灾!到了此地,以往的身份、荣华皆如云烟!你若再存此怨怼之心,不知进退,才是真正将我徐家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他的目光严厉而沉痛,徐屹在他逼视下,终于悻悻地低下头,不再言语,船上再次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
继续航行了半个小时,“圣菲利佩号”终于停稳在清溪县那简陋的码头上。
船长桑秋第一个跳下船,拿着一份盖有松江府知府大印的文书,找到了清溪县令叶汉。
“尊敬的县令大人,”桑秋操着生硬的汉语,配合着手势,“这是宋知府阁下签署的契约。上面写得很清楚,每安全运送一人抵达东宁岛清溪县,贵方需支付我价值二十两白银的货物。船上共计一百零三人,这是名单,请您验看。您需要支付我两千零六十两的货物。”
叶汉面无表情地接过文书,仔细核对了印章和条款,然后示意身后的两名吏员上船清点人数。吏员拿着名册,一一核对身份,确认无人中途病逝或“意外”失踪。
完毕之后,叶汉才点了点头,对身边的书吏吩咐了一句。书吏很快写好一张提货单,叶汉接过盖上自己的县令官印,递给桑秋:“凭此单,可去码头三号仓库提取等价的白或冰。价格按本月官价结算。”
东宁岛在被大同社掌控后,利用其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尤其是引入了鸟粪石作为肥料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能大增。
东宁岛原本就是郑芝龙打算作为产基地建设的,大同社占据此地之后,在解决了粮食问题后,大规模推广甘蔗种植。
同时,新建的厂装备了最新的蒸汽压榨机,改进生产工艺,能生产白,冰,而且品质极高且产量巨大,已成为远东市场上最富竞争力的商品之一,也是各路海商最喜爱的硬通货。
桑秋接过提货单,脸上顿时笑开了,连声道谢:“多谢县令大人!慷慨!您的慷慨如同这大海一般广阔!”
他将提货单收好又道,“我的船需要在此停留几日,补充些淡水和新鲜食物,还请行个方便。”
叶汉摆了摆手:“可。码头章程贴在那边告示栏,遵守即可。”
他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那群刚刚下船、惶惶不安的流放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