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439章 ,发展农场模式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北方各地巡抚齐聚一堂,將目光聚焦在陈子昂身上,要说今年民朝最出彩的行省必然是河南行省,在整个北方都乾旱的情况下河南府实现了大丰收。

大同报更是累片报导,北方其他的报社,也派出了记者,去河南府採风。

而只要这些记者回来,就会大篇幅的报导河南农场的情况,都给予了高度的讚扬,认为这种模式可能是以后实现大同之治的方法。

一时间,河南行省大有成为整个北方热点中心的样子。

山东巡抚周天一脸钦佩地靠近陈子昂,拱手说道:“兄长,您可真是神了!洛阳府竟能把百姓都吸纳进农场,您究竟用了什么法子?

我在山东也推行了抗旱会,大力建设农场。刚开始,大家热情高涨,农场初见成效,可这情况总是反覆无常。有些地方农场搞得红红火火,吸引了不少农户加入;但有些地方却一塌糊涂,最后只能解散。您给我好好讲讲,这其中到底有啥诀窍?”

河南府今年田地亩產超过了200斤,这些高產並非依靠土豆、红薯等高產作物,而是以小麦、高粱、小米等主粮为主。

相比之下,北方其他行省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今年又是旱灾之年,北方普遍乾旱少雨,农田里的庄稼像是被抽乾了水分,奄奄一息,大部分行省的亩產只有120斤左右。

好在大同社让黄河改道,大范围修建水利设施,这些水利设施像一条条巨龙蜿蜒在大地上,极大地减缓了旱灾的蔓延。

同时,迁移严重乾旱地区的百姓,让他们能在更適宜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方百姓加入抗旱会的积极性极高,达到了九成以上。毕竟,在恶劣的天灾面前,所有人都知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

而在南方,情况则大不相同。南方收復不久,气候相对温和,百姓分了田地后,自耕自种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南方的土地肥沃,一年能种两季,只要水利设施跟上,普遍亩產超过300斤。

曾经,江南的农户为了节省粮食,一日只吃两顿,忙时吃乾饭,閒时只能喝稀粥。

但自从大同社推行均田制后,农户们手中有了充足的粮食,饿了上百年的他们终於可以敞开肚皮吃饭。现在,江南民间流传著一首顺口溜:“早上金皇后,中午白书生,晚上玻璃秀。”

意思是早上能喝上香甜的玉米粥,中午吃上雪白的米饭,晚上喝上营养丰富的小米粥。

山西巡抚魏青和陕西巡抚黄松年好奇地看著陈子昂,眼中满是疑惑。

大家都在闹旱灾,粮食收成普遍不好,为何河南行省能独善其身,比他们要好这么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