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造船业的大发展又带动上下游產业的发展,像船用的绳子帆布,钉船用的钉子,造船需要的木料,桐油沥青等行业。
造船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辽东伐木业的扩展,辽东的原始森林当,每天都有生长了上百年的参天树木被砍伐下来,而后通过船只拖运到沿海的各个造船厂,整个產业欣欣向荣,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海船下水。
高迎祥原本就是做马帮生意,现在改成做海贸上手很快,加上又站在风口,自然是一飞冲天。
但光赚钱算不得什么,还不值得徐晨这样重视,现在整个民朝的海商都是这样赚的盆满钵满,號称船生金,一船货物拉出去,从东南亚各国转一圈,就可以拉一船黄金回来。
高迎祥不同,他招募大同军退役士兵不说,一船货物赚取的利润,按比例给船员发分红,基本上最低级的船员一年也能分300两银子,那些技术型的船员分的更多,跟他三年就可以在家乡修建砖房,置办店铺,再娶一房漂亮的媳妇。
就是因为高迎祥大方,有很多士兵退伍之后就直接投奔他了,现在他的船队有5艘货船,600多水手。
对这样富贵不忘照看战友的元老,徐晨自然乐意见到,对民朝来说,多几百个富户,比拥有一个百万富豪要好的多了。
高迎祥笑道:“元首,你这是在取笑俺老高,我才能照看几个兄弟,像元首你这样照顾十几万兄弟的,才是真正的大仁大义。”
两人又寒暄了一阵。徐晨又询问了高迎祥海上的经歷。
通过交流,他发现海上贸易实在太赚钱了,不愧是江南士绅哪怕联手也要禁海的產业。
一艘船从东南亚转移,最少能赚几万两银子,多则有十几万,当然风险也极高,东南亚各地的海盗,甚至民朝本土的海盗,西方海盗都不少。但总的而言,隨著大同社开海,成为海商的人越来越多。
徐晨倒不至於对这种事情有所忌惮,只是他对那些海上运回民朝的货物有点不满。
海商为了利润,进口的都是珍珠,珊瑚,各种珍贵的檀木,东南亚的珍奇异宝,只有船舱有空位,才会在东南亚进口一些大米,弄一些鸟粪石来压仓底,总的来说,海商还是喜欢进口利润更高的奢侈品。
但对大同社来说,进口粮食以及提高粮食產量的鸟粪石更加重要。
“看来要调整一些奢侈品的关税了!”虽然徐晨也知道这些奢侈品是平衡东南亚贸易最重要的货物,但这里面的利润就不能全部被海商拿走了。
还有海商积累资本的速度远远超出了徐晨的预料,一年就能积累十几万两银,再这样让他们增殖下去,恐怕没几年千万富豪都要出现。
个人所得税,资本得利税,奢侈品消费税这些税种看样子是要准备开始铺开。
这些作坊组积累资本的速度太快,容易造成不平,形成新的食利阶级,现在不想办法建立合理的制度,后人只怕更难实行了。
就这样双方聊到晚上。高迎祥在徐晨这里吃了晚饭,才回自己的府邸。
但他却没想到他刚回府,一眾老兄弟却在他府上待了许久,有黄龙,张存孟,射天(射塌天),马回(老回回)等人。
射天著急道:“兄长怎么这么久才回来?我等都等你半天!”
高迎祥笑道:“元首问了我一些南洋的事情,又留我在府上吃个便饭,所以才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