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欲控制南洋,必先控制巨港
大同歷十四年(公元1638年)12月5日,巴达维亚城。
一艘快船衝破南海的浪涛,歷经一个多月的顛簸航行,终於抵达了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核心——巴达维亚港。而这艘海船带来了大同社的最后通牒。
巴达维亚总督府內,气氛凝重。
总督安东尼·范·迪门將来自荷兰大使的文书重重放在议桌上,环视著在座的巴达维亚议员。
“先生们,“他声音沙哑,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大同社元首给我们下了最后通牒:东印度公司若不撤离巴达维亚,他们的舰队就会向我们发起进攻。届时,我们的结局將和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一样——被吊死在港口的绞架上。“
“吊死“一词让在座的议员们不寒而慄。议长弗朗西斯·卡隆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领口,仿佛已经感受到绳索的粗糙。
“赛里斯人一向以文明自居,为何偏偏钟情於这种野蛮的处决方式?这完全不符合他们平日展现出的优雅。
而且歷史上的赛里斯人不是对海洋毫无兴趣吗?二百多年前,他们的郑和率领庞大舰队远抵非洲,却未殖民一寸土地。如今的赛里斯人为何变了?“
安东尼总督苦笑一声:“那是明朝。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政权,他们的元首野心勃勃,要將'天朝文明'传播四方。这位元首已经盯上了我们的土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选择?“
“巴达维亚现在有多少战舰?多少士兵,能不能挡得住大同军的战舰?“一位议员急切地问道。
安东尼深吸一口气:“去年议会增派了六艘战舰和一千名陆军。现在我们拥有一支十二艘战舰的舰队和三千名陆军士兵。“
不能说荷兰人没有危机感,马尼拉被大同社攻占之后,荷兰人就预感到大同社可能会进攻他们的巴达维亚城,荷兰议会虽然不敢发动对大同社的战爭,但也增派了舰队和士兵。
现在巴达维亚的军事力在东方世界不可小覷的力量,甚至可以说凭著海军的机动性,能碾压大部分的东方国家,但对大同社来说,增加的这点军事力量,那就是笑话一般。
总督沉重道:“我们的对手拥有近三百艘战舰,据称陆军达百万之眾。更重要的是,整个东方世界都是他们的盟友。一旦开战,我们將面对整个东方的敌意。“
会议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这些议员都是荷兰最了解东方的人,他们清楚“百万大军“並非虚言——几十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战爭,军队数量超过30万的战爭就好几场,这场混战导致的死亡人数更是超过了荷兰全国人口。
这些战爭让这些荷兰议员们知道,赛里斯是东方世界当之无愧的霸主,他们有力量碾压这片土地上任何的势力,包括他们。
弗朗西斯议长痛苦地闭上双眼:“这场战爭不能打。赛里斯人就是东方的罗马帝国。一旦与他们为敌,共和国將永远失去东方。我们只能谈判,尽力维护共和国在东方的利益。“
“大同社元首虽然残暴,但也是讲道理的,他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更是所有商人的福音。”其他议员纷纷附和。
商人的软弱性在此刻暴露无遗——当对手强大到不可战胜时,他们寧愿牺牲集体利益来保全自身。失去赛里斯贸易不仅意味著共和国损失一半的贸易额,更意味著他们每个人將损失数十万荷兰盾的收入。
“那么,我们举手表决,“安东尼总督沉重地说,“同意通过谈判让出巴达维亚城的,请举手。“
一双双手臂在沉默中举起,仿佛一面面白旗。
“通知荷兰大使与赛里斯人谈判,儘量为共和国爭取利益。“安东尼的声音里满是无奈。
大同歷十四年(公元1638年)十二月五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