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上帝必然在东方,天堂必然在赛里斯
伦敦郊外,初夏的风掠过广袤的田野,带来泥土和作物生长的气息。在一片明显与周遭不同的麦田旁,一个穿着黑色神袍的年轻人正目瞪口呆地站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片属于赛里斯大使馆的田地里,麦苗茁壮得令人难以置信,墨绿色的叶片宽厚挺拔,麦秆粗壮,已长至人小腿高,沉甸甸的麦穗初具雏形。而属于本地农户的麦田,麦苗却仍显稀拉黄弱,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老约翰原本正警惕地巡视着田埂,以为又来了偷麦穗的贼人——近来这里可是招了不少红眼病。待看清来人后,他松弛下来笑容:“原来是威尔金斯神父,您也来看我们赛里斯的麦子?”
年轻的威尔金斯神父仍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指着那一片长势疯狂的麦田,语气中充满了探究的欲望:“老约翰,这田地,你们都用了赛里斯人说的那个‘农家肥’?”
“当然!”老约翰的胸膛挺得更高了,语气中带着扬眉吐气的快意,“当初那些城里来的老爷们,坐着华丽的马车,隔着老远捏着鼻子嘲笑夏爵士,说他是东方的‘粪便伯爵’现在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傻瓜?粮食不会说谎,神父!”
当初,夏允彝带着老约翰等本地农户,推着粪车,穿梭于伦敦城的街巷,大肆收集人畜粪便、垃圾灰烬等一切被英国人视为污秽不洁之物,着实在整个上层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
此时的欧洲,虽有个别地区零星使用粪肥,但因宗教观念,尤其是天主教视粪便为极度不洁,城乡对立以及信息闭塞,远未成为主流。夏允彝的举动,在伦敦的沙龙和宴会中成了最热门的笑料。
“那位东方伯爵在收集什么?他莫非有什么特殊的癖好?”
“或许赛里斯人认为那是西方的香料?哈哈哈!”
“离他远点,天知道那些‘东方秘术’会不会带来瘟疫!”
讥讽、猜测、鄙夷纷至沓来,夏允彝成为了整个英国上流社会的热点。每有宴会必然拿他出来说事,他的所有动作都成为了众人嘲笑的话题。他几乎被整个英国上流社交圈孤立,毕竟谁也不想和污秽沾染关系,那会让他们被上流社会嘲讽。
甚至若非夏允彝背后代表着那个神秘而富庶的东方帝国,恐怕早有牧师把他当成巫师,给他来一套火刑葬礼。
连累的老约翰等人也受到了其他农户的嘲讽,称他们为掏粪人,他们这样搞下去田地肯定要绝收,老约翰等人心中既怒又有一丝惶恐。毕竟施农家肥他们也是第一次,要不是对夏允彝充满信任,他们也不敢这么做,现在这么多人否定他们的行动,他们现在也担心这样施肥是不是正确?
然而,情况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变得不对劲了。起初是出于看笑话的心态,贵族们会派人或亲自前来“关心”这片施了肥的田地。
很快他们笑不出来了。赛里斯田里的麦子,以一种肉眼可见的、近乎魔法的速度疯狂生长,将周边所有田地远远甩在身后,等快接近夏收的时候,那密集繁茂的场景,麦秆都被沉甸甸的麦粒压弯,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这片土地将会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嘲笑变成了惊疑,惊疑又变成了难以置信的好奇。一些拥有大量土地的乡绅和农场主开始意识到这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开始来这片农场取经,甚至有人暗中悬赏,企图偷取一些麦穗或泥土去研究,这才有了老约翰如今的警惕。
威尔金斯神父与那些只想获取好处的人不同。他既是神职人员,更是一位严谨的自然哲学研究者,他想理解这现象背后的原理,而非仅仅占有结果。
他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找了夏允彝。
“夏先生,请原谅我的冒昧,”威尔金斯恭敬地行了一礼,开门见山地问道,“那些污秽之物,为何能让粮食获得如此惊人的丰收?这其中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夏允彝对这位好学的神父印象不错,徐光启老师当年就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相交甚笃,他也和天主教多位教士相交,他耐心解释道:“根据我民朝农学多年的研究,作物的生长,依赖于土壤中特定的元素。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氮、磷、钾三种。”
他随手拾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下三个字,尽管威尔金斯不认识汉字,但夏允彝的讲解道:“人的尿液和粪便中,富含氮元素,能让作物茎叶繁茂;鸟粪、骨粉中,磷元素最多,利于开结果;而草木燃烧后的灰烬,则富含钾元素,能使根系强壮,籽粒饱满。这便是‘农家肥’的奥秘。”
他顿了顿,看向周围广袤但贫瘠的土地,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你们的土地其实很肥沃,但你们的耕作技术太落后了。在我民朝,只有未经开垦的生荒地,产量才会如此之低。你们不懂补充地力,只知道一味索取,最终只能靠长期休耕来让土地自然恢复,这实在是巨大的浪费。或许,这正是你们国家人口远少于东方的原因之一,粮食的产出,决定了能养活人口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