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太昊陵时,虽如徐晨所说仍在修缮,但宏伟的规模已让金尚等人肃然起敬。他们按照刚刚学会的汉礼焚香祭拜,虔诚之情溢于言表,用完了汉礼之后,他们还穿上了本族的服饰,跳起了土著人的祭祀舞蹈,他们还想搞个血祭,被赵胜阻止,给他们弄来了一头牛代替。
祭祀结束后,金尚抓了一把陵前的泥土小心包好,对赵胜说:“我要将先祖之地的土壤带回去,让族人都能感受到这份联系。”
赵胜感动之余向金尚说了民朝即将启程前往新大陆的计划。金尚激动地抓住赵胜的手:“太好了,我们的祖人有救了。”
大同历十八年(公元1642年)12月5日,元首府。
徐晨找来刘永与李文兵两人商议开拓新大陆的事情。
徐晨严肃道:“新大陆足够容纳亿万农户开拓,但我们的竞争对手很多,所以现在时间极其宝贵,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准备好移民的问题。”
刘永苦笑:“移民一直都是总理大臣府最头疼的事情,现在江南大户不是迁移到南洋就是逃到东吁,这几年江南士林因为此事对我大同社抱怨极大,说我等决断了江南的文脉,还写出《桃扇》《石头记》等小说抱怨。”
李文兵淡然道:“他们有什么资格抱怨,当年他们是如何对江南农户的,百万人流离失所,饿殍遍地,江南农户卖儿卖女,十里秦淮河就是他们的罪证。
现在他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了吗?
卖儿卖女的吗?
他们一年在南洋开拓才死几千人,享受了200年富裕的生活,这才吃了几年的苦,他们吃的苦不及当年江南农户吃苦的十分之一,有什么值得哀嚎的。”
徐晨摆手道:“不必在意这些苍蝇的的吵闹,自有后人会正确评价这段历史。现在有多少人报名愿意参加开拓新大陆?”
刘永道:“农户大概有两千人,这些农户大部分都是这几年分家的农户,他们获得的土地少,难以满足生活,打算去新大陆闯一闯,这些农户大部分有老婆,踏实本分,另外还有2000多市民报名,这些大多数都是城市的二流子,想要去新大陆发财,要不是实在缺少人手,我不会让他们去新大陆。”
徐晨皱眉头道:“四千人!”
这数量比他预估的少太多了。
刘永道:“张献忠到时候上书了总理大臣府,说他愿意提供一批移民,请求让朝鲜也在新大陆建立几个据点。”
徐晨笑道:“他这个朝鲜将军倒是越做越称职了,告诉他暂时不许。”
徐晨想到几个月前孔有德上书要求招募一些蒙古移民,打算在虾夷岛建立马场牧场,这个方法好像也可以用在新大陆,以新大陆现在的情况,开拓田地耗费巨大,但放放牧倒是方便很多。
徐晨想了想道:“从大漠再招一千蒙古人过去。”
李文兵担忧道:“蒙古人的威胁比朝鲜人大十倍,百倍不止,我担心他们去了新大陆会脱离我们大同社的掌控。”
徐晨笑道:“时代已经变了。自从步枪出现之后,蒙古人只能能歌善舞了,蒙古人虽然武力强悍,但他们文化就虚弱,反而更容易依附我汉人。”
李文兵道:“即便如此,新大陆我们汉人还是应该占据七成以上的名额,招太多蒙古人去新大陆,只怕会为人做嫁衣。”
徐晨沉思半天道:“开发南洋江南迁移了三百万大户,现在轮到北方大户做出牺牲了,”
刘永担忧道:“北方士绅已经有大量迁移到辽东河套与西域,而且这些人加入我民朝已经有十年时间,再迁移他们,造成的骚乱只怕会比江南更甚。”
徐晨严肃道:“有再多的委屈,抱怨也要去,在新大陆的稳脚,是我民朝千年的根基,他们当政可以苦一苦百姓,迁移农户移民屯边,现在我民朝当政,他们为什么不能苦一苦。”
“总理大臣府开始统计户籍,先做好准备,明年先移民5000去新大陆站稳脚跟,后年再移民1万,往后再逐步增加移民的数量,总之要在10年内,我民朝在新大陆的人口要超过五十万。”
刘永道:“遵命!”
大同历十八年(公元1642年)12月8日,京城,朱由检家。
冬季的寒风不断刮,朱由检独坐在书房的油灯下,眉头紧锁地整理着手中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