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父亲,您怎么来了?”

徐晨步走进来,看着井然有序的工坊和那些埋头工作的年轻面孔,笑道:“怎么,为父不能来?

别忘了,这墨子学院可是为父一手推动建立的,说是我的大本营也不为过。倒是你,”

他赞许地拍了拍徐绍的肩膀,“不声不响,几个月时间,竟然折腾出这么一番事业,听说还赚了不少?”

徐绍难得在父亲面前露出几分得意,拉着徐晨走向自己的小办公室:“父亲,您来看看我们的核心成果!”

他小心地取出一张精心保存的唱片,放在那台标志性的留声机上,然后熟练地摇动侧面的手柄给发条上弦,再将唱针轻轻放下。

一阵洪亮的歌声随即从黄铜喇叭中流淌出来:“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徐晨仔细看着儿子的操作,脸上露出一丝讶然。他原本以为这留声机至少需要接上电源,却没想到竟是纯机械结构,依靠内部卷紧的发条作为动力。

听着这留声机的声音。徐晨恍惚回到了以前看民国剧,就差一首夜上海了。

他微笑着点头道:“不错,这留声机,大有可为。绍儿,希望你能以这留声机为起点,继续钻研,将来研发出更多利国利民的机器。”

得到父亲的肯定,徐绍心中更是喜悦。

两人又交流了一会儿,他询问道:“父亲,这小半年都少见您回学院,您在忙什么?”

徐晨神色略显疲惫道:“主要是两件事。一是电报取代光报,涉及十几万人的转岗安置,千头万绪,需亲自过问,确保平稳。

二是巡视京城发电厂的建设进度,以及主干电网的铺设情况。为父计划在今年年内,让电网覆盖主要官署和各大工业区,并争取五年内让一万户家庭用上稳定、明亮的电灯。”

听了父亲的话,徐绍不禁咂舌,羡慕道:“唉,我跟兄弟们累死累活四个月,赚了不到两万,分到我手上也就千把块钱。您这可好,一度电收两毛钱,发电站一建,电网一铺,那就是坐着收钱的买卖!跟您这大手笔比起来,我们这点小打小闹,真是差太远了。”他的工坊用电量大,对电费价格很敏感。

徐晨闻言失笑,摇头道:“你小子,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

建设电网岂是那么容易的?发电站的蒸汽轮机、锅炉,变压所需的巨大线圈和铁芯,还有绵延数十里、需要架设在高杆上或埋入地下的铜芯电线,哪一样不是吞金的巨兽?

前期投入如山,为父估计,这电网系统,头十年能不能回本都是未知之数。倒是你,听说前两天光分红就撒出去近万银元,你这‘高科技’,才是真正的暴利行当。”

徐绍一想,确实如此。不说那些复杂的核心设备,就是最简单、用量最大的电线,那也是实打实的铜!如此庞大的基础设施投入,确实只有朝廷才有魄力和能力去推动。

聊到这里,徐晨看着儿子眼下的淡淡青黑问道:“你现在既要完成学业,又要管理这日益壮大的工坊,两头奔波,能忙得过来吗?我看你气色都不如以前了。”

徐绍这才苦着脸,趁机诉苦兼求助:“我真是快撑不住了!上午上课,下午管生产、培训新人,晚上还要琢磨技术和看账本,您能不能,帮孩儿找个靠谱的掌柜来?不然我真要累趴下了。”

徐晨看着儿子既疲惫又充满干劲的样子欣慰地笑道:“这有何难。你这工坊本就有一半是学院的股份,于公于私,社里都应该支持。回头我让三司使推荐一个经验丰富、懂经营又可靠的掌柜过来,帮你打理日常运营、财务和销售。

你就安心做你的‘首席技术官’,把握方向,专注研发。”

“多谢父亲!”徐绍大喜。

正事谈完,徐绍犹豫询问道:“父亲,大哥在新大陆,有消息回来吗?”

徐晨笑道:“前些日子有信使船回来,带了你大哥的家书。他在信里说,新大陆虽然荒僻,开拓艰苦,每日与土地、林木打交道,风吹日晒,但看着亲手开垦的田亩长出庄稼,建立的据点日渐稳固,内心反倒觉得充实,安宁,回去之后你找你娘要你大哥的书信。”

徐绍闻言,沉默了片刻,低声嘟囔道:“真不知道大哥是怎么想的,京城这般繁华安逸不要,偏要跑去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

他对兄长选择另一种人生的复杂情绪,他知道兄长之所以报名去蛮荒之地,是想接自己父亲的班,但父亲却不愿意呀。

大哥,你接班最大的难题是得到父亲的认可。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