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于是,在徐绍的带领下,工坊上百号人簇拥着走出大门,汇入了京城欢庆的洪流。他们高举着临时赶制的简易标语,喊着“庆祝巴西大捷”、“民朝万胜”的口号,沿着大街向前走去。

此刻的京城,已陷入一片欢腾的海洋。捷报通过报纸、号外和口耳相传,迅速传递大街小巷。普通的百姓分不清楚什么叫殖民地,也不清楚,葡萄牙本土的人口只有百万。

但他们只要看世界地图,看葡萄牙人的版图,就觉得这是一个纵横万里大国。但这样的大国还是被他们民朝一战击败。

只要看一下全新的版图,又有一块比中原还要大的领地被他们占据,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强盛国力的骄傲,驱使着无数人走上街头。

人流自发地向紫禁城方向汇聚,人们挥舞着旗帜、帽子,发出震天的欢呼。这种万民同心、庆祝国家强盛的场面,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涌动的人潮边缘,朱由检带着家人默默站立。他望着眼前这张张洋溢着自豪与幸福的脸庞,望着那如林般挥舞的手臂。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神深处,却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有震撼,有羡慕,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落寞。

这般万民归心、朝气蓬勃的盛世景象,曾是他梦寐以求却未能实现的理想。如今这理想在他的“敌人”手中变成了现实。可以说大同社做的越成功,反而越衬托出他做的越失败。

一旁的朱由崧倒是兴致勃勃道:“听说那巴西殖民地富得流油!不仅有价比黄金的金鸡纳霜,还有成片的橡胶园!更妙的是,那儿的原始森林里到处都是野生橡胶树,葡萄牙人,哦不,现在是咱们的人了,连园子都不用种,不用等上7年,直接进林子割胶就能赚大钱!”

最近他傍了张耀阳的大款,联合起来给自家球队修个足球场。把他这两年存款全砸进去了。虽然足球场的未来光明,现在他又成了穷光蛋了。

所以对财富也越来越渴望了,民朝在新大陆的开拓,一次比一次成功。先是金矿,银矿这次又来了橡胶园。

朱由检冷哼一声:“既然心动,何不报名去新大陆,下个月就有船去新大陆,只要签订了契约,你连船票费都不付。”

因为移民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次舰队前往新大陆,而且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商船,大同社会雇佣民间商船的仓位,以90元一人的价格雇佣商船,运输移民成为了前往新大陆商船最重要的利润点之一,每年都有近千万的利润,这个利润只在金银之下。

当然接受了民朝的移民,有一定的限制,需要按照民朝指定地方安置,只有过了5年才有自由迁徙的权利。

相对自由点的则是自己钱购买船票想要去新大陆淘金的人,当然这些人比较少,毕竟能拿出近百元的本身在民朝过的就不算太差,只有那种特别渴望发财,渴望建功立业的人,才会发挥如此大的代价去新大陆。

朱由崧显然不属于这个行列。他翻了个白眼道:“我就说说而已!我这把年纪半只脚都入土了,还去什么新大陆闯荡?再说,这天下除了京城,哪儿都是乡下!我才不受那份罪。”

旁边的朱慈良忍不住插嘴:“大伯,您这话有失偏颇。我采访过从扬州来的商人,他们说扬州如今人口比京城还多,市面繁华,富庶程度甚至超过了京城,说扬州千帆林立,百国商贾云集,那些海外商客比京城都多。”

朱由崧不屑地撇撇嘴道:“有钱怎么了?扬州那地方,就算不是乡下,也不过是一群暴发户扎堆的地方,缺乏底蕴,我看不上。”

朱慈良没有继续争辩,而是转向父亲,神情认真地说道:“父亲,我听说远征军已经扫清了进攻西班牙本土的最后障碍。下一步就要进攻西班牙本土。我想申请作为随军记者,去新大陆,实地报道这场战事,希望您能允许。”

朱由检闻言,眉头紧皱道:“我担心你的身份特殊,社里未必会允许你离开京城。”

他这个儿子毕竟做过南明的皇帝,身份特殊。

朱由崧翻白眼道:“你总是这么自以为是。几年前你都去辽东了。大同社都没管你,怎么会管我这侄子?”

但他转向侄子劝说道:“战场上刀剑无眼,太危险了!听大伯一句劝,留在京城当个记者挺好。要不你改行报道足球赛?

现在看球的人越来越多,《足球报》的记者收入高,又安全,随便写点球星八卦,稿费就大把地来!”

朱慈良摇头道:“足球记者只是娱乐百姓,我更想做一些实事,报道一些有用的东西,我也想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朱由检看着儿子想了想道:“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为父,不拦你。”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