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父亲!”朱慈良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而在街道旁的酒楼当中,民朝的商贾不知道他们通过什么关系,找了一张巴西的地图。
他们把这张地图铺在桌面上,围住细细观看道:“各位请看,这巴西虽然没有金矿,银矿,但依旧是个物产富饶之地,葡萄牙人在东北角开拓了几百万亩的甘蔗园,每年能产上千吨。”
“这片地区便是传说中的橡胶林,是全球最大的野生橡胶林,即便是现在,葡萄牙人都不知道这里到底有多少棵橡胶树。”
而后一位海商羡慕道:“我等想要橡胶,要费尽千辛万苦的种植养护,等到7年之后才能收购,而且一次还不能割太多,生怕伤到了树,但葡萄牙人却是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到林子里面割橡胶就可,每年我明朝要几百万元购买这些橡胶,这些西班牙人整船整船的拉白银。”
“但现在这片地区不都属于我等。”在场的这些商人听到这话哈哈大笑。
“我们要在商贾大会上呼吁,请元首府发卖这片橡胶林。”
“对,还有能治疗疟疾的金鸡纳霜,这可是价比黄金的药材。”
巴西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一时间让这些商家都有点目不暇接了,哪怕在巴西买一块荒地放牧种地也能发财呀。
只是沈良眉头紧皱道:“关键是巴西在新大陆的东海岸,每次来回都需要绕过极南之地的海峡,这道海峡风高浪急,危险重重,这也是前几年,大同军不敢越过海峡追击西班牙人的原因。
想要快速的抵达东海岸,还需要在这两片大陆最狭窄之处开辟出一条运河,如此我等就不需要绕道万里去巴西。”
“但这条运河的造价高达3亿元,即便是我等填上全部的身家,也造不起这样的运河,民朝又有大量的基础工程要建设,元首只怕情愿把这3亿元用在民朝的铁路港口建设,也不愿意修这样一条运河。”
沈良想了想道:“元首请过水利专家潘基庆去实地考察,他想了一个办法,能极大的节省建设运河的成本,就是从山区修建一个大型水库,而后逐级修建水坝,利用水的浮力,来建设运河,这样修筑运河的成本能降低到原本的三成,大概需要1亿元就可以修,这完全可以在股市上募资修筑。”
“那我等在今年的商贾大会上向元首呼吁修建这条运河。”
成本只需要1亿元,可行性大为上升,同时因为巴西在手,民朝急切需要这条运,还真有可能推动这项项目。
“同意!”其他商贾纷纷同意。
与京城街头热火朝天的庆祝形成鲜明对比,位于京城各欧罗巴国家使馆内,气氛一片凝重。
葡萄牙使馆自然早已乱作一团,大使安东尼奥失魂落魄,只能把民朝的战争宣言带回给里斯本。
而在西班牙、荷兰、法兰西甚至英格兰的大使,他们相聚在一起同样面色阴沉。
《大同日报号外》,地图上那片迅速被“民朝红”覆盖的南殷洲,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他们的心上。
“完了,新大陆,快要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了。”亨利担忧道。
“大家多虑了,赛里斯人还是很讲契约精神的。”胡安是现场大使当中最淡然的人,他现在靠着稿费过活,西班牙究竟是强盛还是没落,他也管不上了,能管好自己就算是万幸了。
“多虑!先是你们西班牙的银矿,现在是葡萄牙的和橡胶,赛里斯人的胃口,永远不会满足。”荷兰使者忧心忡忡。
“他们下一步会是谁?是我们法兰西在加拿大的那点皮毛贸易站,还是英格兰在东海岸的那些小据点?”亨利带着悲观的情绪道。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不祥的预感笼罩着他们。他们清晰地感觉到,那个曾经由伊比利亚半岛开启,由西欧诸国共同推动的“欧罗巴盛世”,那个依靠帆船与火枪征服世界的时代盛世。
即将被这个来自东方的庞大帝国,以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无情地终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