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队伍缓慢移动着,灾民们捧着碗,大多沉默,间或有一两声因粥的粗糙口感而发出的轻微咳嗽声,但很快便被吞咽食物的声音掩盖。
更多的是感激的低语:“有口吃的就行……”“谢天谢地,谢官府……”
李贤心里很不是滋味。
因为他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才吃了刘建军做的一道叫炸鸡的菜肴。
可也就是这时,一阵不算浩大却透着威严的仪仗自官道另一端行来。
几名骑士开道,护着一辆青篷马车,马车虽不奢华,但规制和护卫的精气神都表明,车内并非寻常人物。
仪仗在粥棚附近缓缓停下。
车帘掀开,一位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癯的半老官员走了下来。
他并未急着前行,而是先环视了一圈粥棚前的景象,目光在灾民手中的粥碗和那几口大锅上停留了片刻,眉头微微蹙起,似是若有所思。
李贤远远看到那人侧脸,惊讶道:“狄仁杰?他来了?可事前我们并未收到消息。”
刘建军也眯起了眼睛,啧了一声:“老王动作也够快的啊……啧啧,他故意不告诉咱们,咱们当然也就不会收到消息了,这老货,怕也是看出了什么,想着偷偷摸摸过来考校你呢,得亏被咱们撞见了!”
李贤不解,但刘建军没解释,只是好整以暇的望着狄仁杰的方向。
见状,李贤也不再多问,学着刘建军的模样,望着狄仁杰那边。
只见狄仁杰并未表明身份,只是缓步走向粥棚。
他身侧的随从欲要上前清道,却被他抬手制止。
他走到一口大锅旁,看着锅中翻滚的灰黄色粥液,又看了看旁边堆放着的、尚未倒入锅中的粮食袋子,那里面正是混合了糠麸杂豆的特制救灾粮。
狄仁杰伸出手,从袋子里抓起一小把粮食,在指尖捻了捻,又放到鼻尖嗅了嗅。
负责此地粥棚的小吏见这位气度不凡的官员举止奇怪,心下惴惴,忙上前躬身问道:“敢问这位明府是?”
狄仁杰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指着锅中的粥,平静地问道:“此粥,一直是这般模样?”
小吏摸不清对方来路,但看架势不敢怠慢,老实回答:“回禀明府,一直是如此,上头吩咐下来的,说如今粮食紧缺,能筹措到这些已是不易,让灾民们暂且果腹活命要紧。”
他沉吟片刻,并未再多问粥粮之事,反而看似随意地问道:“每日施粥几何?可曾间断?”
小吏忙答:“回明府,每日辰时、申时各一次,从未间断,每口大锅能出百余碗,虽不敢说让每个人吃饱,但总能吊着性命。”
“嗯。”狄仁杰微微颔首,又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几处类似棚子,“那些也是官设的粥棚?”
“是,皆是雍州府衙与……一些善心人家合力所设,规制大抵相同。”小吏谨慎地回答。
实际上这些底层的小吏也不知晓这些粥棚是出自沛王府,见长官发问,只能老实回答。
但狄仁杰却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人群,再次回到那口大锅旁。
这一次,他竟是拿起旁边闲置的一只空碗,伸勺也舀了半碗粥,然后在周围所有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下,将碗中的杂粮粥喝了下去。
皱眉,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不一会儿,脸上便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随后,对那小吏温言道:“如此安排,甚好,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活命乃第一要务,尔等辛苦了。”
李贤不解。
但刘建军却忽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行了,咱们回王府吧,安排显子回房州这事儿稳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