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武承嗣、武三思今日能取代李旦站在这里,来日,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为了稳固权势,将屠刀指向其他可能构成威胁的李氏子孙?

包括他这个已经“洗刷冤屈”的沛王?

大典还在继续,后续的仪式繁琐而冗长,但李贤的心神早已不在此处,等到一片更加浩大的山呼万岁声响起,李贤这才回过神来,随着人流,机械地往回走。

他回头看了李旦一眼,李旦在寥寥数名随从的陪同下,沉默地走向另一个方向,背影萧索。

他想问问李旦那位韦团儿的事,但看了看人潮拥挤,又觉得以他的身份,不太好去接近这位曾经的皇帝。

……

一路回到沛王府。

“看来陛下,是铁了心要扶植武家了。”

李贤摒退左右,看着正翘着腿、歪在坐榻上的刘建军,第一句话便是这个。

刘建军似乎早已料到,打了个哈欠,慢悠悠地说:“别着急,祭天祭祖这么严肃的场合,让她俩侄子上去,只能更说明她现在也不知道该立谁为太子,武承嗣那一招请愿暂时的迷住了她的双眼罢了。”

他顿了顿,又说:“这也是好事。”

李贤一愣:“这怎么能是好事呢?”

刘建军答道:“原来,朝中的大臣只以为那老娘们儿是在举棋不定,所以也就容忍她继续慢慢思考该立谁为太子,但现在,她弄这么一手出来,那些观望的人还能坐得住啊?”

“你的意思是……”李贤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我的意思是,火,快要烧起来了。”

刘建军坐直了身子,眼神里没了之前的慵懒,“武承嗣今天风光无限,但他越是得意,就越会有人看他不顺眼,尤其是那些还念着李唐的老臣,今天这祭坛上的三个人,就像是在一堆干柴上扔了个火把。”

“反对?”

刘建军嗤笑一声,“岂止是反对?别忘了,李旦虽然被晾在一边,但他名义上还是‘皇嗣’,这个名分就是一面旗帜,只要这面旗帜还没倒,就有人会借着这面旗帜做文章。

“还有你,你如今冤屈已雪,同样是嫡子,在不少人眼里,你比李旦更有资格。

“你看着吧,用不了多久,火就该烧起来了。”

……

果然,如同刘建军所说的那样。

这场关于储君的争夺愈演愈烈。

武承嗣似乎是觉得上一次的请愿吃到了便宜,所以,他很快又搞了一次牵头请愿,这次是两万六千人,又给武曌上了一个“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

名头越来越吓人。

但不得不说,武承嗣这种投其所好的行为,效果很不错。

武曌似乎对于将他立为储君的心思越来越重了。

于是,她决定处置李旦的两位妃子了。

武承嗣的第二次请愿没几天,按照礼制,李旦的两位妃子,正妃刘氏和德妃窦氏要去嘉豫殿给武曌拜年。

临行之前,李旦对她们千叮咛万嘱咐:目前形势严峻,千万小心。

两个妃子也谨小慎微,跪拜如仪。

但,

当天,两位妃子就不见了。

就像是大变活人一样,整个人间蒸发了。

可怜李旦在东宫里等啊等,从早晨等到晚上不见妃子回来,从晚上等到深夜还不见回来,等到第二天,李旦终于明白了,妃子是回不来了。

这事儿李贤起初并不知道,在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是上官婉儿送出来的密信了:

【事发当日,皇嗣便严令东宫上下,自左右属官,乃至诸位年幼的皇孙、郡主,绝口不得提及刘、窦二位母妃,违者重惩。殿下自身,则晨昏定省,至陛下跟前请安问好,一日不辍。言谈举止,一如往日温谨,仿佛宫中从未有过刘、窦二人。】

李贤捏着那封带着展翅双翼印迹的密信,喉头有些发紧。

尽管他对这两位弟媳并无太多接触,但活生生的两个人,还是皇嗣正妃,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依旧让他感到一阵心悸。

他想起李旦那逆来顺受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兔死狐悲的凄凉。

这一年多来,他虽然碍于李旦的身份,没有与他私下里见面过,但每次朝会或是重大仪式,他都能见到李旦。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