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若按照军师的要求,至少得在淮南征发数万民夫。”

“今江淮疲敝,吾正打算轻徭薄赋,休养淮南子民。”

“若起这工事,只恐有伤民生。”

一言蔽,袁敏也在一旁帮腔,劝李翊道:

“刘将军所言甚是,某知李先生目光长远。”

“但眼下的淮南的确不宜起如此浩大的工事。”

“袁公路自入江淮之后,盘剥过剩,百姓卖儿鬻女,苦不堪言。”

“江淮早已不是几年前的鱼米之乡了,实在经不起折腾。”

袁涣也出来说道:

“李先生有爱民之心,乃江淮百姓之福。”

“只是此时动工,不合淮南时宜。”

“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

“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

“则病根尽去,人方得以全生也。”

“若能先休养淮南百姓三年,然后方可动工。”

袁涣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李翊却有自己的考量,“我亦知此事甚难,但是时不我待啊。”

“当今天下纷乱,群雄并起,袁术所灭,袁绍尚存。”

“公孙瓒如今被困于易京城,不出两年必为袁绍所灭。”

“若是袁绍彻底解除北方边患,试想他会不会南顾呢?”

李翊这才道出了需要加快淮南建设的真相。

现在的历史线早已发生了变动。

历史上,曹操这几年飞速扩张。

没过两年时间,就统一了兖、徐、豫、青四州,并且还占了不少司隶地区。

这个地盘已经够大了吧?

但曹操却仍没有信心敢跟袁绍开战。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还是袁绍主动进攻的曹操。

曹操在拥有整个河南的情况下,前期都一直被袁绍压着打。

现在,曹刘分势,河南也并未一统。

老刘在三年之内,是绝对不可能挡得住袁绍的大军的。

所以李翊一直在争分夺秒,壮大老刘的实力。

为此,他甚至不惜让老刘和曹操摒弃前嫌,联合在一起对抗袁绍。

因为曹操并不好对付,就算你真的超神,三年之内把他灭了,那你自己也必然是国力大减。

吃了曹操的地盘,说不定反而变得比之前更弱了。

所以,还不如先两家联合。

袁绍南顾,首当其冲的就是曹刘,这个联盟的促成并没有什么难度。

李翊不仅要争分夺秒的打造淮南良田,更要在这期间,帮助老刘拉到尽可能多的盟友。

相互吞并是来不及的了,不若先联合起来,防备天下第一的袁神。

所以在处理丹阳问题上,李翊便反对出兵解决。

只让丹阳袁胤作为附庸便好,即便是不给徐州输血,也别在背后捣乱。

“军师,你便这么自信,袁绍会在三年之内,对河南用兵?”

刘备表情严肃地问李翊道。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开不得任何玩笑。

以袁神的实力,老刘自己目前是真没信心能够打赢。

即便联合了曹操,他都仍得保持谨慎看好的态度。

“公孙伯圭已被困于易京城,坐城死守。”

“主公以为公孙将军还能坚守多久?”

李翊这一反问,刘备顿时沉默了。

公孙瓒倒行逆施,大失民心。

灭亡的确只是时间问题,至于什么时间,李翊刚刚已经给出了具体答案。

两三年之内,公孙瓒覆灭,袁绍稍微恢复点元气,便会向南方动兵。

也就是说,刘备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做准备。

难怪李翊会如此重视淮南的开发。

若真打起来,军粮就是重中之重。

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战事做准备呐……

“诸位以为,在下所言,是否虚谈?”

李翊再次出声询问众人。

众人皆不能答。

袁涣眉眼间一川不平,沉声说道:

“冀州户口百万,人民殷盛,田多垦辟。”

“兵粮优足,有桑枣之饶。”

“若袁冀州真举河北之兵南下,诚难撄其锋也。”

刘备表情愈发沉重,坐在凳子上,不发一言。

最后,还是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对李翊说道:

“好,就按军师说的做!”

“一切为了战事做准备!”

本来刘备是打算给淮南人民息养几年的。

但听完李翊的分析后,刘备意识到了袁绍的威胁正在不断迫近。

那就只能先苦一苦人民了。

待芍陂水利工事完成,也能反哺到淮南子民身上去。

当晚,刘备设宴款待了一众降将。

同时也给全军将士加了餐,每人都有赏赐酒肉。

待宴席结束之后,各营各将,各回各家。

李翊本打算回房歇息,却被下人通报说刘将军有请。

便匆匆赶往刘备房间。

“主公唤我来,所为何事?”

李翊一进门,便直接开门见山问。

他与刘备的关系已经到了不需要太多客套的地步了。

平时私底下相见,只两人在时,几乎不会行君臣之间的虚礼。

“子玉,你来的正好。”

刘备案上摆满了书卷,他见李翊来了,便将案上的书札取来。

笑呵呵地递给李翊,道:

“子玉瞧这是什么?”

李翊接过书札,展开来看。

原来上面写的是刘备的表文。

此次出征淮南,刘备大肆请奏天子,为他的手下人升官求取赏赐。

这其实也没什么。

但是在给李翊的封赏中,李翊却注意到了一项特别的奖赏。

刘备上书请奏天子,希望给李翊赐爵郯侯,享食邑三千户。

李翊见此大惊,正欲开口,却被刘备一把拦住。

“先生且莫言!”

刘备就知道李翊会是这个反应,当即握住他的手,正色说道:

“我知军师为人谦逊低调,并不贪图功名富贵。”

“只是军师随备近三年,劳苦功高,凡徐州大小事务,军师无不为之操劳。”

“备都看在眼里,若不能重赏功臣,时人皆道我赏罚不明。”

李翊一挑眉,正色道:

“翊窃听闻,君子素其位而行。”

“主公既拜我军师,我自当在其位,谋其职。”

“翊不过是做好了本职工作,何谈劳苦功高?”

“纵然要赏,也不该赐如此高位。”

李翊确实有些受宠若惊。

封郯侯,享食邑三千户。

因为李翊是在东海郯县与刘备相遇的,刘备便将郯县误当成了李翊的家乡。

把郯县作为封地,想表奏李翊为郯侯。

这是一个县侯级别的爵位。

要知道,县侯是列侯之中级别最高的。

像关二爷的汉寿亭侯,只是一个亭侯。

诸葛丞相的武乡侯,也只是一个乡侯。

县侯是比亭侯、乡侯级别都要大的,并且可以世袭。

现在就要李翊接领县侯,比关二爷、诸葛丞相的爵位都要大,叫李翊如何能够心安?

“此议却是不妥。”

“三军将士在战场上浴血拼杀,吾不过是在背后出谋划策,怎比得上将士用命?”

“还望主公三思。”

李翊婉拒了刘备的好意,认为自己的功绩还不足以接领如此高位。

但刘备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安抚李翊的情绪,拉他坐下。

耐心地向李翊讲明自己的心中所想。

“我闻虑者为功之首,谋为赏赐之本。”

“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愈国勋。”

“先生虽未直接上阵杀敌,但战场搏杀如何比的上庙算多寡?”

“战功勋著,又如何比得上对国家的贡献?”

“是故曲阜之锡,不后营丘,萧何之土,先於平阳。”

“珍策重计,古今皆是如此!”

刘备一脸真诚地说道。

……

(感谢群友浅野瞳兄弟的绘制,此为曹刘瓜分完袁术势力后的最新版图)

(此为草图,仅供参考,勿究细节)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