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这个主人翁都不省人事了,众将没了主心骨,又怎敢独自领兵与刘表接战呢?

将他接回吴郡来,几乎是最好的决定。

然孙策仍旧闷闷不乐,每日所食甚少。

而南方湿气重,尤以此时瘴气深重。

孙策身上伤口疑似感染,病痛愈烈,而使每人饮水所食更少。

约莫过了半月有余,时老将程普押运军粮回见孙策。

不想孙策形容憔悴,面似枯槁,不觉大惊:

“半月不见,主公何以失形?”

程普此言本欲责备下人未能照看好孙策。

而孙策闻言后,乃引镜自照其面。

果然十分瘦损,并无半点精气神。

不觉失惊,顾左右大呼道:

“孙郎奈何憔悴至此耶!”

言未已,孙策一把将镜子摔在地上。

大叫一声,金疮崩裂,昏绝于地。

左右惊呼上前,将之救起,扶入室内。

须臾,孙策苏醒,只有程普在身旁,乃仰头长叹道:

“吾不能复生矣,可叫权弟来,我与他面授机宜。”

程普领命,泣拜而去。

时孙权字仲谋,年仅十七,家中排行老二。

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

因其喜欢蓄养贤才,因此渐与父兄齐名。

孙策在时,便将之带着左右,参与内部事务决策。

其所展示的统御之才,令孙策也自愧弗如。

每每宴请宾客时,孙策就常对孙权说道:

“此诸君,皆汝之将也。”

即,孙策认定孙权有御人本事,认为这帮豪杰早晚成为孙权的手下。

不想今日一语成谶,大业未成,已将死矣。

孙权是族中与孙策年纪最是相近的英才,故孙策有意将之培养成守御之人。

在孙权十五岁时,孙策便委任其为沙羡长,培养他的政治才能。

本想在多锻炼他几年,奈何已时不我待。

孙权匆匆忙忙赶回富春,至卧榻前见着孙策,泣拜道:

“……兄长,弟来迟矣!”

孙策叹道:

“本想承父意志,举江东之众,进去天下,不想中道将亡,有负诸公。”

话落,又看一眼赶来的群臣。

老将程普、黄盖等,新生代将领陈武、吕范等。

除周瑜领兵在外,未来得及赶回外,一应孙氏重臣俱已赶至。

孙策环视众人,又颇感庆幸道:

“天下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有可为。”

“今幸有公瑾等英杰善相吾弟,奈何公瑾不在此,不能面授大事。”

言讫,孙策回身将印绶取出,亲手交给了孙权。

“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

“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

孙权闻言,嚎啕大哭。

跪拜着接过印绶,不能自已。

孙策又回身转告其母,叹道:

“儿天年已尽,不能奉慈母。”

“今将印绶付弟,望母朝夕训之。”

“父兄旧人,慎勿轻怠。”

老母亦难自矜,哭得眼睛红了,但仍忧心于动荡不安的江东之地。

“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当复如何?”

孙策笑道:

“权弟才能胜儿十倍,足可以当此大任。”

“我本欲先取江东六郡,以固根制本,然后袭荆州,取巴蜀,则王霸之业可成。”

“奈何儿遭不幸,时也命也,不可强为。”

微微一顿,又转而对孙权说道:

“若权弟实在有不能决之事,可与公瑾相商。”

“其才远胜于我,可以付与大事。”

“我与公瑾亲如兄弟,汝当以兄礼事之,不可怠慢!”

孙权再拜,连连称是。

孙策环顾一眼左右,暗叹周瑜不在此处,不能面嘱大事,乃对众人说道:

“我令有大事与弟相,公等可先退下。”

程普等人领命退去。

房间内,已只剩孙策、孙权两兄弟。

孙权见状,乃上前躬身问道:

“兄长屏退左右,必有要事说我?”

孙策颔首,心中又觉苦楚。

因为他知道,自己留给孙权的江山是一个烂摊子。

宗族内有不少将领都不安分,地方士民及宾旅寄寓之士仍存异心。

江东之地,局势动荡不安。

除此之外,吴郡、会稽一代还有数万山越,也在伺机作乱。

本来孙策是打算征讨完刘表,再回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但现在只能全部托付给孙权了。

“吾死之后,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可诛之,断不可心慈手软。”

“凡有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

“汝当思汝父兄,基业来之不易,慎守之。”

孙策提醒孙权,一定要镇住宗族内那帮人。

孙权惊问道:

“吾孙氏将领也在其中耶?”

孙策颔首,“凡有异心者,皆可杀之。”

微微一顿,又对孙权补充道:

“吾死之后,恐汝难以镇抚手下将领。”

“我起兵之时,有军功在身,威望在此,众人不敢不服。”

“遂听我号令行事。”

说到这儿,又忍不住叹一口气,“本想带汝从军,举兵历练两年。”

“……然后便可分拨汝一二部曲,之后若诸事顺遂,当可平稳接过我手上兵权。”

“奈何时不我待,汝当想方设法,立住威名,以服众望。”

孙权听出孙策的话外音,大哥这是要他接过棒子之后,马上起兵事啊!

不打两场漂亮仗,没威望镇不住手下那帮人。

孙策也知此事甚是为难孙权。

这孩子本就不是打天下的材料,自己也还没来得及锻炼他。

但现在局面如此,就是赶鸭子上架,你也得上。

尤其孙策还给孙权埋了一个大坑,那就是授兵制度。

将领们是可以拥有独立的部曲的,这就更加分散了主公的权力。孙策敢用这个制度,一是他着急创业,需要调动将领的积极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