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李翊虽为现代人,但在古代也生活了五、六年了。

生活习惯,饮食风格,乃至一部分思想见地多与本时代相合。

说来,他也是一个快当父亲的人了。

算算日子,孩子应该已经出生了。

只是自己领兵在外,无法陪伴着莹妹身边,更没法第一眼见到自己的孩子。

是男是女,此时尚且不知。

这时,忽有一流星探马飞驰而来。

是徐州来的信使,一经接入帐来,便慌忙拜道:

“大喜啊!大喜啊!”

那信使慌不迭地拜倒在李翊身前,连连贺喜:

“恭喜大都督!贺喜大都督!”

“……咳咳咳。”

由于太过激动,这名信使直接被口水噎住了,说话都不利索。

“我何喜之有?”

李翊澹澹问。

左右近侍取来清水,交给那名信使。

这名信使道一声失礼,喝一口水,这才稍加镇定。

“恭喜大都督有喜了!”

什么!

我有喜了?

听到这话,在场诸人无不错愕。

“哦不不不!”

那信使连忙摆手,抽了自己两嘴巴子。

“小人一时性急失言了,说错了!说错了!”

“是大都督有子了!”

此言一出,在场诸人又是一惊。

不过不同于适才那荒唐的一句失言,这次大家的惊更多是惊喜。

面对众人惊喜的目光,那信使赶忙接着说道:

“就在十日前,袁夫人已经产下一子!”

“恭喜大都督,是一位公子,母子平安!”

信使这话直接传递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袁莹生的是个儿子。

儿子在古代的地位自不必多言,李翊有后了。

第二,母子平安。

等于不论是莹妹还是新出生的儿子,都健健康康的。

就古代的出生率,以及存活率,能做到母子平安。

那都不单单是大喜那么简单了,是要直接摆一场喜宴庆祝的存在。

于是,张飞、赵云、陈到、田豫等将纷纷起身,齐齐向李翊拱手庆贺:

“恭喜大都督!”

“恭喜大都督!”

“……”

由于李翊平时跟同事属下关系处的不错,所以这会儿大家是打心眼里替李翊高兴。

李翊当父亲了,自己也久违的露出了笑容:

“噫,吾有子矣!”

那名信使仍旧跪在地上,未有起身,而是接着对李翊说道:

“自少公子降世以来,尚未来得及取名。”

“袁夫人命小人前来前线,一是向大都督报喜,免得大都督牵挂。”

李翊微微颔首,暗道袁莹这丫头表面看起来呆憨,实际上却心思敏感细腻。

由于自己出征的时间,正好是袁莹快要生产的时间,刚好错过。

前线军情如火,李翊也不得不往。

袁莹到底是大户人家出身,懂事乖巧,只安慰李翊让他放心去。

待产下孩子之后,也是第一时间派人过来报喜,让李翊可以安心。

“这第二件事嘛,少公子尚未取名,袁夫人不敢擅自做主。”

“所以来请大都督亲自命名。”

话落,诸将的目光纷纷落在了李翊身上。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

军营里本是应当严肃对待,不苟言笑的。

但今日实在情况特殊,每个人都暂时忘却了军旅上的紧张感,转而替李翊感到高兴。

“请大都督取个名字罢!”

“请大都督给孩子取个名字罢!”

大伙儿似看热闹不嫌热大,竟是纷纷起哄,让李翊给孩子取名。

李翊也很快从得长子的兴奋中缓过来,沉吟了半晌,缓缓开口说道:

“吾与刘将军相识于患难之中,而来六年矣。”

“这六年,我随主公南征北战,收琅琊、击青州,灭袁术、收取泰山诸郡。”

“已得河南半数之地矣。”

李翊回忆的同时,自己也觉感慨。

“今日便趁着犬子降生之喜,翊也许下一个心愿。”

“待吾子晓事成人之时,再不用受征战鞍马之苦。”

“不止吾子,希望列位诸公的子嗣,都能生在一个太平年代。”

“不受战乱之苦,不承亲友离别之痛。”

“而是能够跻身台辅,匡君济民,福泽后世。”

诸将闻得此言,纷纷停止言笑,转而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认认真真的听着。

话说到这个地步,大家也都猜到李翊要给孩子取什么名字了。

“吾等父辈打天下,只望能够交给后生晚辈一个太平天下。”

“待吾子成年后,吾也希望能交给他一个海清河晏的世道。”

“故吾为子取名李治,就字世民罢!”

“取济世安民之意,也望此子日后不负我意。”

李治?

好名!好字!

诸将士或谄媚也好,或真心实意称赞也罢,大家都乐呵呵地接受了军师长子的加入。

“汝远来辛苦,先下去领赏罢。”

李翊表彰了这名信使,然后命人带他下去饱餐一顿,给足酒食。

那信使连连谢过,表示一定会将李翊的原话,完完整整的带回徐州去。

在庆贺过后,或有人向李翊谏道:

“大都督,今得虎子,乃喜兆也。”

“当出兵矣!”

李翊点了点头,“这些时日,收集到的情报也差不多了,我也以为是时候出兵了。”

见李翊终于松口,诸将于是纷纷请缨出战。

李翊牵唇笑道:

“诸公稍安勿躁,这几日我之所以按兵不动。”

“一方面是为了收集情报,一方面却也是在思索破敌之策。”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