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张郃手中仅五六千人,必不能面面俱到。”

“此法可行!”李翊又问其余诸将意见,诸将齐齐拱手,纷纷表示已经做好准备了。

“善!”

李翊一颔首,眉头蹙起,雷厉风行地下达命令。

“既然诸将中,国让最熟《备穴》之法,便将汝麾下部曲,临时编为工兵曲。”

“趁夜掘土开道,攻打东平陵!”

“喏!”

田豫拱手领命。

其余诸将也各自接了军令,按部就班的准备袭扰东平陵。

……

一切的谋划算计,终究是要付诸实战的。

不管规划上吹得有多天乱坠,若是实战不过关,终究只是纸上谈兵。

李翊在赵云、陈到等将的陪同下,亲自领军来到东平陵城下。

但见城头之上,张郃领兵排开阵势。

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

张郃本人亦未受到战败影响而显得蹉跎困顿,反倒双目有神,威风凛凛的立在城墙之上。

陈到见此,亦不觉感慨:

“张郃新败,然河北人马依旧如此雄壮有威。”

“这张郃的确是一个将才。”

李翊想起上次与张郃见面时,还是在五年前。

这五年,早已物是人非,两个人在各自阵营的地位有都有所变化。

念及此,李翊乃催马上前。

左右便问李翊何往,李翊答道:

“今日来此,非是为了攻城。”

“乃是许久没和老友叙旧,待我至城下,以正言感之。”

“且看张儁乂心动不心动。”

左右之人听了,亦暗自好笑。

这哪有靠阵前数语,便使敌将倒戈来降的?

像赫赫有名的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故事,老罗只为了爽,忽略了一个重要逻辑。

这世上哪有在两军阵前,劝降敌军主帅的?

纵然人家主帅真的想投降,难不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我投了?

那我不要面子的吗?

李翊倒也没想就在城下劝降张郃,只说叙旧。

于是,赵云领了十数骑,陪在李翊身边,驱至城下。

在走至一定距离后停下,遣使高声呼喊:

“请张将军过来说话!”

张郃闻得喊声,探头去看,见是李翊,自己的故人。

又听他喊自己出城讲话,人马又带的不多,便欲出城,

临了又觉不妥,暗道如今两军交战,正是多事之秋。

自己曾经为徐州军所擒,但终被放回。

彼时可以解释说,当时的刘备忌惮袁绍实力,未敢轻动袁绍大将。

故将袁谭、张郃等人一并放回。

虽然如此,张郃这“旧俘”的身份还是太过敏感。

张郃也不敢在此时冒头,于是打消了打算出城去和李翊相会的念头。

只在城上大声呼喊:

“张郃在此!未闻李郯侯找吾何事?”

李翊见张郃不下来,倒也不恼,只笑声问道:

“……未有他事,特来与张将军叙旧耳。”

听得李翊如此优哉游哉的话语,城上其余诸将纷纷过来看热闹。

他们大多只听过李翊名声,并未见过李翊本人,

只知他善用谋略,深谙用兵之道。

并且还是徐州重臣,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河南两大强权的共同谋主。

着实后生可畏!

今日见着本人,生的倒是眉清目秀,五官端正。

披一件淡蓝色的鹤氅,丰神飘洒,器宇轩昂。

在仅有十数骑的护卫下,来到城头之下,全无半点惧怕。

确实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与冷静……

张郃并不能理解李翊为什么要专程来看自己,但此时的他已经远远比不得李翊了。

这位可是真正的河南谋主,节制四州一司隶兵马的人物。

今肯念旧情,专程跑城下来跟自己叙旧,着实难得。

张郃遂礼貌的拱手一礼,朗声回道:

“多劳君侯挂念,诸事安好。”

“遥记当年在乐安时,君侯只是轻摇羽扇,便使我军闹哄哄,去匆匆。”

“夺路而走,弃甲骂青骢。”

张郃先表达对李翊的敬意,又接着道:

“自别君侯,倏忽数载。”

“不想君侯风采依旧,已名震天下矣!”

“忆昔相从之时,多蒙教诲,感谢不忘。”

“今君侯节制四州人马,权倾天下,使故人闻之,不胜叹羡!”

“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

张郃这话倒是发自内心的。

李翊此人温文尔雅,待人和善,没有任何官架子。

也没有瞧不起他这种兵子的意思,这一点令张郃颇为感动。

“一时虚名耳,不足为道。”

“倒是张将军,君仪表不俗,奈何失身于贼?”

张郃闻言一惊,左右将领亦陡然色变。

怎么聊得好好的,突然开始人身攻击了?

指臣骂其主,跟人身攻击没区别。

“袁公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天下独得其六七,奈何说我为贼?”

张郃当即反驳。

“吾等奉诏讨贼,岂能有假!”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