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袁尚大惊失色,仓促迎敌。

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

“袁尚哪里走,吾家军师早料到你会来抢割麦子。”

“遂叫我等在此伏你!”

袁尚听得此话,顾左右人道:

“误中小儿之计也,快撤!”

于是率大军慌忙撤退,并不与河南军接战。

至天明时,清点人数。

一晚上奔逃下来,竟并未损失多少人马。

袁尚暗觉奇怪,忙遣人回去探查。

少时,探马回报说贼军并未追过来。

袁尚顿时醒悟,一拍脑袋:

“不好,中计了!”

“快随我回麦田!”

袁尚领着大军,飞奔回麦田处。

甫一赶到,众人无不瞠目结舌。

麦田之中,一片狼藉。

黄穗谷实,颗粒不存。

唯余残茎断秆,零落于地。

袁尚怅然若失,落寞地走下马来,迈入田里。

田间寂寥,唯有风过。

吹动残叶,沙沙作响。

远处天际,落日余晖映照在袁尚脸上,更显凄凉落寞。

“好个李翊小儿!”

袁尚跌足长叹,恨得咬牙切齿。

众问何故,袁尚答说:

“昨日我军遇着的非是李翊军主力,因是天黑,看不清敌军人数。”

“只道对方早有埋伏,故仓促撤军。”

“其实大军一夜都在这里收割麦穗。”

“如今我军白日复来,贼已尽割麦谷矣。”

众人闻言,无不唏嘘感叹。

或有人愤恨,或有人谄媚,纷纷应和袁尚骂道:

“李翊此人竟如此奸猾!”

“属实可恨,可恼也!”

袁尚缓缓睁开双眸,深吸一口气:

“事已至此,悔也无用。”

“且先勒兵回去,收复魏县,别作良图!”

众从其言,随袁尚回了魏城。

两部军马合在一处,袁尚亲自督战,势要一举收复魏县。

魏县守将乃张郃,李翊足足给他留了一万人马供他守御。

袁尚一夜时间,造齐楼橹、冲车。

因怀恨李翊偷他麦谷,又恨张郃临阵倒戈,遂疯也似的猛攻魏县。

城上弓弩齐发,矢石如雨。

梆梆梆……

弓弦响动,四周高墙上弓箭手纷纷弯弓搭箭,对着城下袁军便是一阵攒射。

“啊……啊……哎呀……”

凄厉的惨叫,自魏城下不断响起。

仅一个时辰不到,城下死尸已推挤如山。

袁尚见此,仍要强攻,不断催促军士上前。

众袁军兵士抖擞精神,架云梯,持盾牌,奋勇攀城。

城上守军纷纷掷下滚石。

巨石如雷,直砸得袁军脑袋万点桃红,轰然坠地。

张郃又命人自墙头上,往城下浇灌铁汁。

一时间汁水倾泄而下,炽热如火。

所触之处,烟尘四起,哀嚎声不绝于耳。

被烫得吃痛的袁兵,手一松,坠落下去,将底下战友砸得人仰马翻。

尽管袁军士兵已经拼死攻城,然始终憾不动城墙半分。

袁尚在城下,扬鞭指着张郃的鼻子骂道:

“背主之贼!何不早降。”

“安敢用此蝼蚁之兵,抗我大军?”

张郃按立女墙,冷声叱道:

“汝袁氏无德,刘将军吊民伐罪。”

“吾今已弃暗投明,劝汝莫要执迷不悟!”

袁尚大怒:

“反贼敢如此狂耶?”

“此乃魏地孤城,汝孤立无援,如何守御?”

“待吾攻破城后,定要食汝肉,寝汝皮!”

张郃的出现,对袁军有着极大的士气打击。

曾经的战友,曾经的上司,如今却成了河南军的领路人。

当上了反袁先锋。

袁尚怒不可遏,继续下令强攻。

古代攻城一般都是以围城为主,除非是逼得急了,才会蚁附式的强攻。

魏县对袁尚来说,显然还没到火烧眉毛的时刻。

只是他一时恼怒,非要快点拿下此城不可。

为此,他不惜不断送他的河北子弟兵去送死。

反正他河北有的是人,死的也不是他。

袁军奋勇向前,张郃准备充足,从容指挥士兵防守。

两军相持,血染城垣。

战况之惨烈,直杀得城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一连强攻了三日,袁尚死伤大量人马,仍旧下不得魏县。

直到此刻,袁尚才陡然发现不对。

魏县一座远离前线的孤城,为何李翊要留这么多人马来守?

而且留下的守将还是河北人恨之入骨的张郃?

难不成是李翊故意的?

他所率领的大军自抢割完麦子之后,又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不来救魏县,这一万人他难道不想要了?

一连串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袁尚,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

却说袁谭困守繁阳,多次发书催促袁尚增益援军,始终不得。

正是心烦意乱之时,忽有人报,一大票人马,直繁阳后方出现。

袁谭惊问是哪路人马。

哨探回报说是那路军马打着李翊的旗号。

“什么!?”

袁谭听说后,惊得目瞪口呆。

“袁尚不发我援军便罢,怎么还使李翊饶到我后路来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