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拍了拍张飞的肩膀,一脸欣慰地说道:

“益德将军书读的不多,倒将我这《军律》背的挺熟。”

《新编军律》就是此前李翊跟牵招一起定下的。

这军律在原来的军功爵制基础上,又改良了许多。

因为法律就是要根据时事形势变化的。

算下来,这《军律》至今已经修编了五次了。

“……呵,军师忒也小瞧俺。”

“先生与兄长每每见俺,便叫我读书。”

“这一来二去,时间长了,也该读些书了。”

张飞耸了耸鼻子,有些骄傲地对李翊说道。

“……哈哈,好。”

李翊温声一笑,“既如此,便由益德代我去监督罢。”

张飞正欲谢过,李翊忽地又道:

“此去府库,益德记着带兵,将藏书的图库务必封锁好。”

“不许任何人进入。”

张飞笑道:

“……先生不愧是读书人,温文尔雅。”

“什么时候都惦记着读书。”

李翊摇了摇头,笑着解释:

“……益德此言差矣,此乃袁氏府库。”

“书库之所藏,必是河北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

“如今我军将治河北,若得此图书。”

“必然事半功倍,大有裨益。”

微微一顿,又接着道:

“汝只管将书库封存好,勿使他人进入。”

“待我此间事了,我当亲自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随后一并带回大营里去。”

李翊本身是学管理的,非常清楚数据库有多重要。

其实,你打下一块多大的地盘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能否高效的汲取地盘上的资源,从而为你所用。

哪怕你的地盘小一点,这也不要紧。

只要你有兵、有粮、有饷。

地盘再小,也能将它烙成一块儿大饼,慢慢将它变大。

而则一切的关键,就是利用好这些府库里的图书。

有了数据对照,行政效率至少翻个四五倍不止。

张飞领命而去,李翊直入正堂而去。

话分两头,

曹丕领了曹操的命令,便带着随身军前往袁氏府邸。

还未进门,便遥望见府门外围满了士兵。

曹丕暗忖,“已为徐州人抢先矣!”

事已至此,也只能是硬着头皮上了。

方至门前,便被黄忠拦住。

“且慢!”

黄忠按住刀柄,沉声道:

“郯侯有令,任何人不得出入袁氏府邸。”

曹丕探头往府内看一眼,忙道:

“吾奉曹司空之命,前来保护袁氏一门。”

“快让吾进去。”

黄忠厉声叱道:

“吾奉李郯侯之命,把守此地。”

“纵是曹操亲来,亦不得入。”

“况汝一黄口小儿乎?”

“匹夫,无礼!!”

曹丕大怒,拔剑在手。

身后同来的曹兵亦纷纷拔剑相向。

见曹兵拔剑,府邸外的徐州兵,全都围了过来。

里三层,外三层,将曹丕等众围得水泄不通。

“……嘶。”

曹丕见着诸徐州兵,个个健儿英豪,心中亦十分忌惮。

黄忠却仍未拔刀,只是淡淡笑道:

“……如何,曹二公子到底还打不打?”

曹丕虽是曹家老二,但自曹昂死后,他已经成了长子了。

平日也素以长子自居,最厌恶别人以老二称呼他。

可见着周围士兵凶神恶煞,自己带的兵少,身边又无猛将。

哪里是这群刀尖子里滚出来的厮杀汉的对手?

“……哼。”

曹丕收剑入鞘,转身便走。

众徐州兵也不为难他,无声地裂开一道缝,让出一条道路来。

直到走远了,曹丕这才回头,冲黄忠喊道:

“……老卒,今日之事,曹某记下了!”

黄忠抚须大笑:

“料汝黄口小儿,有何能耐,敢发此大言?”

“莫说汝这孺子,便是汝父亲来。”

“黄汉升亦在此等候!”

啐!

曹丕一咬牙,气冲冲地赶去正堂,找父亲告状去了。

……

正堂。

曹操所部官员已经到齐了,剩下的大多是袁氏官员。

他们也算是打工人,随着邺城的陷落,他们基本上也等于失业了。

至于是仍旧忠于旧公司,还是另谋出路。

可那已是后话了。

李翊带着人,甫一步入正堂,便听到一阵嚎哭之声。

李翊正觉诧怪,曹仁竟迎面走来,脸上也带着几分悲伤。

李翊便问曹仁是谁在哭。

曹仁答说是曹操在哭。

曹操在哭?

李翊更觉诧异,又问:

“曹司空因何而泣?”

曹仁叹了口气,摇头道:

“我等也不知,只是适才一进门。”

“主公便伏在案上痛哭,伤心欲绝。”

“我等怎么劝也劝不住。”

李翊乃往前走,果然见曹操伏在案上,哭得跟个泪人似的,便问:

“今破邺城,乃是喜事。”

“曹司空不与诸将庆贺,怎反于此哀声痛哭?”

曹操闻得李翊声音,哭声更哀。

站起身来,顾谓众官说道:

“昔日吾与本初起兵之时,本初问吾说,‘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

“吾反问说,‘足下意欲若何?’”

“本初答说,‘吾南据黄河,北阻燕代,兼大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吾说,‘吾任以天下才智之士,以正道御之,无所不可,无所不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