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难峭王落于马下,他本人的头颅更是被关羽割下,悬在马脖之上。
左右的乌桓骑兵皆望风披靡,士气顿时崩溃。
他们在旷野之上,随风而来,随风而去。
大规模战争也不是没有打过。
可却真没见过,大军还没杀过来,敌方主将先带着十几人帮己方老大给砍了的情况。
今日众乌桓人算是开了眼界了。
“汉人太恐怖了!”
“快逃命罢!”
众人惊呼一声,立时作鸟兽散。
关羽顺利入驻房县。
经打扫战场,擒得敌军骑兵一千三百余人。
另俘获伤瘸战马一千九百余匹。
军中屠夫遂将这些伤瘸战马一并屠宰了,做成马肉充作军粮。
至于伤得不重的,则暂时留作军用。
必要之时,也能屠宰充饥成为备用粮。
关羽一面使人联系李翊,一面安抚房县民众。
由于青州兵并不扰民,兼之关羽多分发粮秣于诸民。
房县民众感其恩德,遂诚心归降。
李翊领军赶至房县,会合关羽。
二人叙礼毕,即商讨进一步的进兵事宜。
正说时,关平献茶入内。
关羽即命关平来拜李翊。
“……吾与李郯侯亲如兄弟,汝可称郯侯为叔父。”
关平乃向李翊拜道:
“见过叔父。”
李翊即扶关平起身,称赞他道:
“贤侄果真一表人才,有乃父之风啊。”
又顾谓关羽说道:“之前怎不见坦之来见?”
关羽乃道:
“关某不欲使人知其为吾子也,不然人人念我尊位,而不敢严责于他。”
李翊颔首,暗道还是关公教子严厉,不让儿子走后门。
要知道,李翊就是靠走后门才当上公司总裁的。
这属实令他有些汗颜了。
“平儿多闻郯侯事迹,常求我带他来与郯侯相见。”
“郯侯乃远智之士,关某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翊忙道,“关将军说的哪里话来,咱们共事多年,何须相请?”
关羽乃道:“关某想让平儿留在郯侯军中历练。”
哦?
李翊一愣,没想到关羽的不情之请竟是要把亲儿子托付给自己。
他自己的儿子都照顾不好,哪里能照顾你的儿子?
李翊正欲婉拒关羽,关羽却接着补充说道:
“我知郯侯行事自有道理,若平儿有错,还请郯侯勿吝严词,秉公治罪。”
“……关羽谢过。”
不容李翊拒绝,关羽已经起身向李翊行礼了。
李翊一时怔住,关羽都做到这个份儿上了,他哪里好拒绝?
不过既然关羽说了不用顾忌他的面子,那这事儿确实就比较好办了。
他一开始想拒绝,就是怕太多人都来“托儿子”给自己。
因为李翊位高权重,
跟在自己身边的人便“与有荣焉”,经常跟着一起躺赢立功。
所以很多官员都想找机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身边来,好趁机“镀金”。
而顾忌同事的身份,李翊还不好把这些儿子拉到最前线去送死,不然大家面子上不好看。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李翊并不想开这个口子。
眼下关羽都把狠话撂倒这儿了,那正好给李翊一个“杀鸡儆猴”的机会。
到时候就让那些想送儿子到李翊这里镀金的人看看。
连青州牧关羽的儿子,李翊都毫不留情。
你们自己的儿子就好生看着办吧。
不过当事人关平却对此很兴奋,向李翊拜道:
“平自幼便听叔父的故事,早就仰慕叔父为人。”
“只恨迟迟不能相见。”
“今日总算得见,大慰渴仰之思。”
“还望叔父将我留下!!”
李翊扶他起身:
“……贤侄既有此心,当叔叔的自然没理由拒绝。”
“只是贤侄需要记住,在我军中不可仗着身份,欺压底层士兵。”
“如若不然,纵然念在汝父面上,吾亦难保你无罪。”
关羽一捋长髯,微微笑道:
“……此正关某所愿也。”
关平则正色说道:
“此亦平之所愿也!”
于是,李翊便留关平在军中做了个参军。
而关羽将儿子托付给李翊,也是多方面的考虑。
一是因为李翊是有识之士,关羽还是敬佩有真本事的读书人的。
二是因为目前待在青州,基本上没有太多战事要打。
所以也是想把儿子送到前线去,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但……
关羽虽是“虎父”,却也是个父亲。
有哪个父亲是真的会对亲生儿子毫无感情的?
即便是关羽,如果亲儿子战死在前线。
他自然会感到骄傲,但你说不难过是不可能的。
所以把关平托付给李翊,也确实是关羽的一点点私心。
他希望这位前线总司令,帮忙“照顾”一下关平。
当然了,
如果说在李翊的照看之下,关平依然战死了,那关羽对此绝对不会有任何怨言。
他只会安慰李翊一句:“我儿勇否?”
“……听闻关将军近日新得一子?”
李翊既收关平,又与关羽唠了两句家常。
关羽哈哈一笑:
“……是,关某为这孩子取名关兴。”
“兴者,举也。”
“只盼兄长早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李翊亦笑道:
“……李某想那日并不会太远。”
两人正有说有笑地唠着家常,张辽快步走进屋内。
“……君侯,将士们已经点齐,可以速速发兵了!”
“……好!”
李翊兴奋地站起身来,摩拳擦掌:“此战若成,辽东可立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