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关平忙问:“叔父也是方至房县,怎么筹备的如此之快?”

李翊乃解释道:

“因我只带了五千骑兵过来,剩下的军马留在了昌黎、徒河、无虑等处。”

军马越多,行军速度就越缓慢,同时粮草消耗的也就越多。

所以李翊这次只带了五千骑兵到房县来,剩下的则用来守备已经控制的重要关隘。

“……这,难得叔父只打算用五千骑兵,便克平辽东?”

关平眨了眨眼睛,出声问道。

李翊弯唇一笑,以手指关羽道:

“这不还有汝父亲的五千步卒么?”

“一万步骑,平辽东足矣。”

关平一怔,暗想你们大人打仗,都这么勇的吗?

动不动就要拿少冲多。

“据探马回报说,襄平城有两万兵马。”

“若是算上辽东诸部长老的部众,少说能动员四万官兵。”

“更别提公孙度还能够驱使高句骊人、扶余人为战了。”

“叔父此战兵少路远,辽东恐难以收复。”

李翊乃语重心长地教导关平说道:

“兵不在多,在能设用奇智耳。”

“我军兵虽少,然皆是人人勇健,个个英雄。”

“辽东之兵虽有百万,亦不足惧也。”

关平连忙问,“叔父有何妙计?”

李翊一捋胡须,悠悠开口:

“翊以为此战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公孙度虎踞辽东数年,所以能称雄者,盖因其一人勇武耳。”

“故四海皆服,夷狄纳贡。”

“我一面进军,一面使人传言,此战只问罪公孙度一人,其余不问。”

“辽东诸部长老,畏惧我天朝军队,必不为公孙度效死力。”

“至于高句骊、沃沮、扶余等众,皆趋炎附势之徒耳。”

“此辈反复,随风而靡,犹蓬转萍飘耳。”

“待吾擒下公孙度,彼自服也!”

关羽、关平,以及张辽听罢,皆对李翊敬服不已。

李翊当即尽起房县一万步骑,令吕布、马超为先锋。

引前部先到辽东下寨。

哨马飞报至公孙度处,公孙度听闻李翊真提大军到辽东来了,自己也是震惊不已。

按照他原本的构想,以辽东属国为缓冲,完全可以把李翊耗死在那里。

就算耗不死,巨长的补给线,也该使得他打完辽东属国,就该回去了。

怎么这小子补给线不断,竟然还能腾出手来继续打他的辽东?

“孤与刘备无冤无仇,刘备何以如此恨我耶?”

公孙度此时对刘备不是愤怒,而是感到莫名其妙。

你刘备舍得这么多钱粮,来打一个鸟不拉屎的辽东。

就不能把这些钱粮拿去打中原其他诸侯吗?

他们的地盘可比自己的辽东富庶多了。

公孙度此刻真心觉得刘备脑子有点儿毛病。

因为即使李翊大军已经进入了辽东,公孙度也丝毫不慌。

李翊的补给线已经拉的更长了,他不信以刘备的财力,还能支撑下去。

自己作为东道主,本土作战,完全耗得起。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阴沟子里翻船,公孙度还是决定与众人商议一下。

要不要考虑与刘备和解。

毕竟他这个辽东是真的没什么好打的。

除了襄平比较富以外,其他的全是一群没有开化的蛮夷。

你刘备要是拿了辽东,每年得倒贴钱进来你信不信?

时中郎将阳仪一直都是亲汉派,见公孙度有意向汉军妥协,乃出声谏言道:

“向者袁绍在时,常有吞辽之心。”

“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

“来此相投,是为鸠占鹊巢之意也。”

“长久下去,后必相图。”

“不如赚入城中杀之,献头与李郯侯。”

“李郯侯喜,必重待我等,不复加兵于辽也。”

公孙度一捋胡须,摇了摇头。

阳仪这个想法太想当然了。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李翊准备了这么久,哪有可能因为两个袁氏余孽便说撤兵就撤兵的?

几万大军跑辽东来旅游了是不?

“只怕李翊既得二袁头,仍要引兵下我辽东。”

“倒还不如纳二袁使为我助力也。”

逃命回来的韩忠趁势说道:

“此次臣赴辽东属国时,见过李翊帐下人物,的确人人勇健,个个英雄。”

“李翊如此兴师动众,只恐是项庄舞剑,意在我辽东。”

“绝不单单是为二袁儿而来!”

“愿明公即点辽东军马,更驱高句骊、扶余人、沃沮人为我助力。”

“大军全力守住辽隧,李翊长久不能下。”

“纵是刘备富有四海,也不可能将辽东战事继续打下去。”

“此为上策,唯明公审度之!”

话落,中护军柳毅也出来随声附和道:

“韩别驾之言最善,李翊来者不善,望明公早做准备。”

阳仪立马出声驳斥二人说道:

“李郯侯只问罪于二袁儿,我等容纳此二贼,已经有罪于朝廷。”

“今不早早献其首级,只恐引来杀身之祸!”

韩忠、柳毅亦怒,叱道:

“阳将军素食辽东之禄,何反为外人张目?“

“岂俟汉军至,即欲倒戈献阙耶?“

阳仪大怒,喝道:

“竖子安得诬我!“

“仪之心,皎如日月,天地可鉴!“

“所图者,辽东万世之安耳。”

“岂为一身之计哉!“

话落,阳仪一甩衣袖,轻蔑地说道:

“竖子不足与谋,可速退!”

韩忠、柳毅并不服气,正欲出声反驳,公孙度却在此时发话了。

“诸位不必吵了,吾心中已有决断矣。”

……

曹刘争霸图:

(此为当前势力图)

(注:由于技术原因,很多郡县名字有错误,所以常说这只是草图,仅供参考)

(此外,此图只针对北方,其他地方可能有变化还没改)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