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69章 刘备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此等候元龙

却说曹孙刘三家各怀心思,都想着趁刘表病重,荆州人内斗的时机,前来分一杯羹。

目前荆州的大体概况为,以蔡瑁、张允、蒯越等手握兵权、实权的豪族支持次子刘琮。

而孤身逃往江夏,势单力孤的刘琦,则投靠了刘备。

尽管趁着刘表病重之时,蔡瑁窃取了荆州的大部分权力。

但他明白,若当真想以荆州之力,对抗刘备,还是太难了。

更别说刘琦还分走了江夏,然后孙吴屯于夏口,一直虎视眈眈。

蔡氏一族,绝对没办法同时对付他们两个。

为此,蔡瑁想起了自己的一个故友——曹操。

曹操与蔡瑁其实是旧交,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蔡瑁敢以荆襄九郡尽数献给曹操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曹操肯定不会亏待自己。

至于《演义》里写的曹操误中了周郎的离间计,杀了蔡瑁、张允当然也是虚构的了。

历史上的蔡瑁不仅是善终,而且过得相当奢侈潇洒。

史书叫,“是时,蔡瑁家在蔡洲上,其屋宇甚华丽,四墙皆以青石结角。”

“家中婢妾数百人,别业四五十处。”

蔡瑁虽然被曹操以故友相待,但毕竟是建立在出卖刘琮、陷害刘琦的基础上获得的。

其行径令人不齿。

不过本位面的蔡瑁,在与曹操的交往中不必像历史上那样卑微。

毕竟曹操现在也就比分裂后的荆州,稍强一档罢了。

荆州本身实力不弱,就是权力没办法被集中,使得其对外作战总是以失败告终。

可饶是如此,此时的荆州依然是内忧外患。

外有刘备五万大军进驻江夏,内有周瑜两万水师窥伺夏口。

蔡瑁日夜忧惧,忽闻有魏使至。

急召入内室,屏退左右,亲自把盏相迎。

双方各自叙礼毕,分宾主落座。

魏国使者乃高堂隆也,高堂为复姓,单名一个隆字。

高堂隆早年间做过督邮,后来又历任国相,也算是政治老手,善于察言观色。

见蔡瑁神色焦灼,却又强行保持镇定,不觉好笑,乃举杯说道:

“蔡将军威震荆襄,今魏公特遣某来,欲结盟好。”

蔡瑁佯作镇定,捻须说道:

“魏公远在邺都,何故突然遣使至此?”

高堂隆大笑:

“将军又何必明知故问?”

“目今长公子刘琦引刘备入江夏,周瑜虎视夏口,荆州岌岌可危!”

“魏公不忍见刘景升基业落入他人之手,故愿助将军一臂之力!”

话落,高堂隆将曹操开出的条件报上来。

表示废长立幼本身是取乱之道,即便你们是荆襄士族也得顶着巨大的压力。

但魏公愿意上奏朝廷,表奏刘琮为荆州牧,以示支持之意。

到时候,蔡瑁领南郡太守,与魏公同领荆襄大权,岂不美哉?

蔡瑁轻咽一口口水,其实他的野心也没大到想要称霸荆州的地步。

这些豪族,从始至终都只是想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罢了。

扶持刘琮上位,就属于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是他们家族一致的决定。

夜色沉沉,襄阳城头梆子声响过三更。

密室之中,唯见烛火摇曳,映得高堂隆面上阴晴不定。

高堂隆忽然把玩起手中的酒盏,意味深长地问蔡瑁道:

“楚公近日气色如何?”

蔡瑁眉梢一扬,现在刘表的饮食起居俱为他姊姊把控。

这种事情,即便是对盟友也不宜外扬。

只得推脱说道:

“姊夫病体沉重,恐时日已无多。”

“前日医师诊脉,言……言不过旬月之数。”

话音未落,便听到酒盏“咔”地顿在案上。

“既如此,何不速决?”

高堂隆站起身来,倾身向前,望着蔡瑁的眼睛:

“昔董卓废立,不过一夜之间。”

“今将军手握重兵,更待何时?”

“须知诸葛亮的大军,已经奔往了江夏,等齐兵一到。”

“刘琮想要上位,可就难了!”

轰!!

窗外忽起惊雷,蔡瑁手中杯盏“哐当”落地,额头渗出细汗。

“……这这这……此事且容商议……”

“商议?哈!”

高堂隆突然来,背着手站起身来。

“将军闭塞刘景升耳目之时,可曾手软,难道未曾想过会有今日?”

“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说着,高堂隆俯下身子,猛地压低声音说道:

“只说背疽急症,救治不得。”

“古来多少英雄皆死于此!”

蔡瑁面色惨白,犹是踌躇未决。

囚禁刘表,闭塞其耳目的是他的姊姊。

他只是与张允,联合把控襄阳兵权,可未曾想过会有今日。

闹到如此地步啊!

高堂隆的话还在继续:

“……蔡将军怎么也算是一时人杰,怎么却在如此大事之上拎不清轻重?”

“目今魏公大军尚在路上,刘备大军亦未至荆州。”

“如今襄阳之事所决者,不在曹刘,而在蔡将军你一人耳。”

“倘若真等到魏公、刘备大军至荆州,你认为,襄阳之事,还能由你们蔡氏一族说了算么?”

高堂隆有条不紊地为其分析。

只要曹刘不来,你们蔡家就是荆州绝对的话事人。

等曹刘来了,到时候刘备要扶刘琦上位,曹操要扶刘琮上位。

你蔡家将何以处之?

“……这这这……”

蔡瑁嘴唇颤抖,摊着手,略显无措。

“弑君乃是重罪,这如何使得呀!”

高堂隆见此,乃拂袖而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