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奉孝,汝身子羸弱,宜当在襄阳调养病体。”

“岂可奔赴江陵前线,万一有差池。”

“孤若无卿,更与何人谈大事?”

“诸君之中与孤辈同,唯汝年最少,孤还欲以后事付汝。”

郭嘉却如回光返照一般,来了精神,强支病体,说道:

“……死不足惧。”

“大丈夫得死于沙场者,幸也。”

“臣已是沉疴在身,纵然留在襄阳,亦无益于军事。”

“若使赴江陵效命,立微末之功,或可舒心中郁结。”

“明公就成全了在下罢。”

见郭嘉去意已坚,曹操也不再继续阻拦。

当即拨了曹仁一万人马,命他和郭嘉一道前往江陵。

“……唉,也不知此行能否顺利。”

曹操本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而连番的挫败,竟让他时不时地陷入自我怀疑中去。

“明公勿忧,胜负乃兵家常势。”

“岂可因为一时之挫,而停滞不进?”

曹操回眸看他,乃司马懿也。

“……仲达有何见论?”

此时的曹操心情郁闷,当即随口便问司马懿的看法。

司马懿自知表现的机会到来,即躬身揖道:

“向者,河北之挫,实因于禁将军轻虑无备,累致七军见俘。”

“况天降霖潦,非人谋可及。”

“此天灾也,又岂战之咎?”

司马懿先为汝南战事洗白,把战败归咎于天灾。

是天要助齐军,不是战之罪。

这话在目前的魏国相当政治正确。

因为七军将士在不抵抗的情况下,投降关羽,实在是太丢人了。

这事儿放在魏国根本不露脸,哪敢去宣传?

曹操便一直把责任推到天降霖雨的身上,表示这不是将领们的过错。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安抚了七军将士的心,让他们可以没有心理负担的回来,继续为自己作战。

第二,起到了舆论宣传的作用,让魏国人知道,我们不是被齐国打败了,是被天灾给打败了。

当然硬要说的话,战事的转折点,是夏侯渊被斩。

而于禁的投降,这使得魏国陷入了彻底的被动。

曹操见司马懿这话说的受用,便问:

“依照仲达之见,此役我军当用何长策,可以为变?”

司马懿乃躬身答:

“但使日后用兵持重,勿蹈险躁,相时而动,必得其变!”

“昔官渡之役,明公与袁本初相持经年,卒待其衅而克之。”

“今日之事,有类当年。”

“正宜养精蓄锐,伺隙以待。”

“刘备骤得河北,正是志骄意满之时。”

“彼盈而妄作之日,正是吾等转圜之机也。”

“及赎回七军之后,我之兵力并不逊于齐。”

“况今又有襄阳、樊城等坚城可恃,岘山连营成掎角之势乎?”

“以逸待劳,以主制客,岂有不胜之理?”

“郭祭酒既镇江陵,齐师必难飞渡。”

“使江陵不摇不落,荆州自固也。”

“假以时日,我将士在荆州俱习得水战,更无可惧矣。”

“届时,彼师老兵疲,势竭锋钝。”

“岂非魏公反戈之时乎?”

司马懿从战略战术各层面上,逐条为曹操分析。

认为,既然大家都是来抢荆州的。

而曹操已得八郡,那接下来无须和刘备死磕,专注消化荆州土地就行了。

一边用江陵之险固,阻挡江夏来的敌军。

一边让魏国士卒,在荆州慢慢练水。

等魏兵练出来以后,齐国的锐气也差不多消磨光了。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这是曹操刚来荆州时,就定下的战略方针。

而司马懿则是在这个方略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主要还是为了提振曹操的信心,让他相信现在魏国方面的优势很大。

当然,除了司马懿以外。

历史上的贾诩,其实也是推荐曹操先消化完荆州土地,再去跟孙刘决战的。

原话叫,“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

“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彼时的曹操刚刚统一北方,膨胀的不行,根本不听贾诩的。

而不听贾诩话的人,下场往往都会很惨。

而此位面的曹操,已经陷入自我怀疑之中,丝毫不敢小觑对手了。

面对司马懿提出的建设性建议,素来不喜他的曹操,此刻也忍不住出声赞扬:

“……仲达之言,甚合孤意。”

“敌势方强,不可与之争锋于韬略之间。”

“惟固吾根本,养其全锋。”

“俟其自毙,乃可固也。”

“……善、善、大善!”

曹操连连颔首,如释心结。

又上下打量一眼司马懿,见他仍是欲言又止,便轻轻道:

“仲达莫非还有话要说?”

司马懿乃郑重地对曹操一拜,然后才小声平静地提醒道:

“魏公,恕臣僭越。”

“……有句话,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操哂笑一声,这话简直是明知故问。

“有话便说,在孤面前不必遮遮掩掩。”

司马懿这才小心翼翼地进言:

“于禁将军惨败而还,丧师数万,此军事之重挫也。”

“然臣所忧者,朝廷威望之损,尤甚于军事。”

“魏公岂忘贝丘之役乎?夏侯将军殁于黄忠之手。”

“其时北地兵马未损几何,然消息传至许、邺,人心惶骇,致河北战事难继。”

河北战场,魏国方面兵马到没有太大损失。

毕竟两边没有打过大规模的歼灭战。

可偏偏因为夏侯渊被临阵斩杀这事儿太过骇人听闻,导致国内将士皆不敢继续作战。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南方。

于禁被俘,七军受降。

使得魏国南方军团,不发一箭一矢,便为齐国所败。

曹操不是不能接受战败,他是不能接受败的这么丢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