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就哪怕他是站着死的,也好过被猪队友坑。

“魏公终岁余方绥抚四方,方诛地方酋首,慑服余众。”

“若非刘景升骤亡,刘备急欲南下取荆州,恐河南之地亦为其所乘矣。”

司马懿这话一说完,曹操的眼角也不禁抽了一抽。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于禁战败这事儿影响力太大了。

主要是因为于禁在魏国的地位太高了,外姓第一人。

不战而降,这事儿一发酵可以说直接动摇了曹操这个君主的威望。

为了粉饰于禁的投降,曹操也只能承认于禁的说法,就是为了保全七军将士。

如此一来,曹操也不好去治于禁的罪。

因为治了他的罪,就等于是自我打脸。

可若是不治罪,就这么放着冷处理也不是个事儿。

曹操眉头蹙起,一捻颔下胡须,问:

“……那仲达的意思是?”

“……回明公,依愚意之见,当先擢拔新进之将。”

司马懿看一眼曹操的脸色,才接着缓声说:

“今正好假荆州之役,培植少壮。”

“如此既可削于禁之兵权。”

“复能掩其败降之辱,更得新锐之力。”

“此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司马懿暗示曹操,于禁已经废了,可以培养新的将领了。

正好借着此次荆州之战,提拔新人上来。

不仅能够趁机削于禁的兵权,同时还能够淡化于禁战败投降的负面影响。

对于曹操来说,确实是一箭三雕。

而对于司马懿来说,这也是他的机会。

在曹操一朝,曹氏、夏侯氏在军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外姓将领中,于禁又长期霸占第一人的位置。

如今,于禁塌房,

这外姓第一的宝座,也该换人坐坐了。

司马懿倒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取代于禁。

只是于禁的资源太雄厚。

所谓一鲸落,万物生。

哪怕只是分走于禁的部分资源,在曹魏都足够潇洒一辈子了。

司马懿并不安于现状,要想快速晋升,只有获得战功。

而要想最大程度的获得战功,只有独自领军才行。

“臣推举一人,此人姓郭名淮字伯济。”

“太原阳曲人,乃前大司农郭全之孙也。”

“此人熟读兵书,通晓军略,是一位将才。”

“魏公何不令其从征于曹仁将军军中,也好使其建功。”

司马懿一如既往地以退为进。

他也属于年轻一辈,但只推举同龄人,而对自己则是缄口不提。

“……也罢,既传我令,命郭淮随曹仁一同前往江陵驻守。”

曹操也是实在人,既然你不毛遂自荐,那我可就真不用了哈。

司马懿也不恼,只喏喏称是。

不表。

……

这边,曹仁领军进驻了江陵。

江陵守将正是张允,知曹仁是来帮忙,即打开城门,让其军士入城。

两边见礼,又聊了一些城池防务细节。

正说时,忽见江南岸旗幡隐隐,戈戟重重。

料是东吴已动兵矣,于是两人即领兵赶往墙头。

果然见着大量船队,逆江而来,鸣鼓呐喊而进。

帅旗上高写着一个“周”字,正是东吴都督周瑜。

他自辞了李翊后,暗下决心要建一功,打场漂亮仗给齐人看看。

好叫其不敢小觑吴人。

于是命凌统为先锋,韩当为左翼,陈武为右翼。

周瑜自部领诸将接应,只奔江水而来。

“此何人也?”

曹仁问一旁的张允。

张允略带惊讶地看向曹仁,仿佛再说周瑜你都不认识?

这位可是咱们荆州人的老苦主了。

“此人便是江东周郎,是那紫髯小儿的倚重之臣。”

“……周郎?可是周瑜?”曹仁问。

“……是。”

“……呵呵,此辈便是跟随孙伯符一起起兵,攻打江东的那个?”

“我观此人平平无奇,并无甚英奇之略啊。”

“……将军切不可小觑此人,前江夏太守黄祖,正是败于此人之手。”

“杀身丧命,损兵折将!”

听出曹仁语气中的轻蔑之意,张允脸色其实并不好看。

贬低敌人,等于是贬低自己。

周瑜算是荆州人这些年的苦主了,结果你一句平平无奇把他踩的一无是处。

那与他斗了多年的我们,又算什么呢?

“……好罢,这周郎实力如何,待我一试便知。”

曹仁说完,便要率军出战。

张允也不阻拦,他也想看看魏军的水上功夫如何。

只是提醒了两声,让曹仁多加小心。

“……哼,汝观这周郎比之李子玉如何?”

曹仁也是有话说的。

我在北方打的都是什么人呐?

打的那是李翊、关羽啊。

你南方的战斗强度,明显比不上咱北方嘛!

曹仁领了一支水军,出了江口。

早早见着东吴船只,蔽江而来。

为首一员少年将军,脚踩船头上大呼:

“吾乃凌公绩也!谁敢来与我决一死战?”

曹仁遣麾下水将秦阳出战。

两船将近,那凌统一枪将秦阳朔倒,跌入水中淹死。

凌统趁势驱船大进,万弩齐发。

曹军不能抵挡,右边陈武,左边韩当,直入曹军队中。

而曹仁所部,大多为兖州、青州、豫州之兵,素不习水战。

大江面上,战船一摆,众人脚下立不住。

一经接战,纷纷落河吃水。

周瑜所部三路战船,长驱直入,纵横水面,无人可挡。

一面射箭发矢,一面投石击船。

曹军中箭挨砸者,不计其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