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如何便答应了下来?”

“万一兄长不同意,岂非失信于人?”

张飞暗自叫苦,懊悔自己不该上头答应辛毗,许诺沛相之位。

因为这种太守级别的高官,肯定是要刘备最终点头的。

而张飞又素来敬爱读书人,并不想失信于士人,以免被人取笑。

正是苦恼之际,张苞忽然出现,扑在张飞怀里:

“阿爹!”

张飞抚其后背,道:

“苞儿可有完成功课。”

“汝父读书甚少,汝勿效之!”

没有父亲不愿望子成龙的,张飞读的书少,就盼儿子能成为一个名士。

只是张苞天性好动好斗,盼其成为名士的愿望怕是要落空了。

张苞乃取出辛宪英带来的卷牍,将之交给张飞。

“阿爹,这是一位阿姊要交给您的。”

张飞见是河北的公文,忙叱道:

“俺不是跟你说过,莫要仗着汝父是徐州牧,便随意接取他人之文书。”

“汝父乃齐王义弟,擅接文书,恐惹人诟病!”

张飞是粗中有细,当了几年的高官,也知道哪些事该做。

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不太好做。

像这种河北来的文书,张飞作为徐州牧,身份是比较敏感的。

即便粗犷如他,也知道避嫌。

张苞乃道:

“这是一位很好的姊姊送来的,阿爹就看看嘛。”

“孩儿已答应那位阿姊了。”

张飞无奈,只得翻看卷牍。

顿时大吃一惊,这些卷牍记录的全是辛毗这些年在河北的履历、政绩。

这些年在河北干的哪些实事,受过哪些嘉奖,全部都记录了下来。

张飞览毕,惊道:

“不想这辛佐治确实是一位大才,真不愧是河北出来的人!”

“有此案牍,我交予兄长也有说法了!”

“……什么说法呀,阿爹?”

张苞童稚心思,还不知自己干了件好大的事。

“……无事。”

张飞摸了摸张苞的头,道:

“今陈公丧期已毕,俺在此间事情已了。”

“当回下邳去也。”

张苞却还没玩够,挽着张飞的胳膊,央求道:

“……阿爹,在多留两日嘛。”

“至少让我跟那位阿姊道个别。”

张飞同意,使燕骑护送他。

一面又使人收拾行囊,备好车驾。

于次日,返回下邳去了。

不表。

……

张飞自外归,径直诣下邳谒见刘备。

礼毕,即进言曰:

“……臣弟奉兄长之命,坐镇沛地,观选沛相之人选。

“臣弟愿保举辛毗辛佐治,此人可以当之。”

刘备闻言,略感诧异。

他的确有派张飞去看谁适合继任陈珪沛相之位。

但怎么也没想到张飞会推举一个河北来的官员,还是相府里出来的。

乃抚案问道:

“益徳素不轻议铨衡,今忽举辛佐治,何也?”

张飞对曰:

“辛佐治世为颍川望族,昔在河北,尝参机要。”

“此在沛地,其请俺去赴宴,毛遂自荐。”

“俺观其河北之治,颇有政绩。”

“李相对其的点评是:性刚而不挠,清而有威严,足可以镇御一方。“

刘备默然良久,缓缓开口:

“陈长文权重,非沛相之宜。”

“寡人不立选沛相者,盖此之故也。”

目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陈群会是下一任沛相,他将会是众望所归。

尤其是陈群的政治履历。

他先后任相县令,然后迁任鲁国相,遥领任城相。

最后更是调到中央去述职。

中间其还与陈珪在沛地一起共事过。

这样一番政治履历,配上其背后的颖川陈氏家族。

即便陈珪一死,陈群马上接任,都不会有人感到意外。

但正因为如此,刘备才不放心把沛国交给陈群。

这倒不是刘备舍不得,像一旁的鲁国、泰山郡,刘备都可以给。

唯独沛地,这块徐州左翼的荫蔽,有着极为特殊的政治地位与军事价值。

按刘备的想法,要么派一个绝对听话的心腹过去,要么就派一个在当地没什么根基背景的过去。

这样他就会更听话,更好控制。

陈群当然也算刘备的元从派系之一,但刘备依然清晰地记得——

当初自己在小沛时,陶谦病死,陈群曾力劝自己不要去趟徐州的浑水。

当然,最后由于有李翊的帮助,自己成功坐稳了徐州。

虽然过程艰难,但刘备笑到了最后。

这并不能完全算陈群的判断失误,所以刘备也不会怪他。

但刘备不会忘记,彼时的陈群并没有跟着自己一起到徐州来。

而是选择了留着沛国,名义上仍然是自己的下属。

这就体现出选择的重要性了。

像关羽,张飞,李翊,简雍这些元从派系。

不管自己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

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们也敢义无反顾地陪着自己去闯。

但陈群彼时却掣肘于家族势力,并不愿随刘备去徐州创业。

一念之差,真的会影响整个政治生涯。

陈群的顾虑,决定了他在刘备集团注定达不到简雍这种元从级别的地位了。

刘备甚至有种感觉,

如果自己没能守住徐州,真的如陈群所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