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李翊一扬眉,道:

“吾去岁在江南,辽东之变,实有未知。”

虽然不知道辽东发生了什么,但是一准没有好事。

只是没想到,自己在河北那么几年都不曾出事儿。

怎么偏偏到了自己去荆州的时候,就出事了呢?

刘备蹙起眉头乃道:

“高句骊人一举袭取了玄菟郡,玄菟守将王雄战死。”

“玄菟之民,被烧杀劫掠一空。”

嘶……

李翊倒吸一口凉气,沉声,“竟有此事。”

于是站起身来,谓刘备道:

“请大王勿忧,待翊回到河北之后。”

“定当点齐河北之众,征伐高句骊。”

“直捣其丸都,一举荡平其国!”

刘备一挥手,止之曰:

“李相勿忧,近日平州牧吕布已经向寡人上书。”

“声称其已在长白山大破高句骊之军,收复了玄菟郡。”

“高句骊人有此一败,应当不敢再轻易复进。”

微微一顿,又冲着李翊一笑。

“说来,长白山一战,多赖李相设置北戍校尉。”

“张绣才能及时赶到,与吕布合力,大破高句骊。”

“……否则,辽东必失。”

李翊心想,他已经在幽州搞了经济特区。

北方鲜卑人、乌桓人基本上是与汉人和平共处的。

怎奈这高句骊人如此的不安分。

若非自己在辽东做足了准备工作,否则这十多年的声价便被这蛮夷给挫去了。

李翊一时越想越气,站起身来,一指辽东地图,向刘备谏道:

“高句骊人狂悖无礼,不慕王化。”

“臣欲回河北,点兵三万。”

“捣其丸都,永绝后患!”

刘备却摇了摇头,拒绝了李翊的请战请求。

“目今奉先已破其军,斩其大将。”

“此等蛮夷,惩之即可,何必倾河北之物力,以灭其国?”

“昔日光武弃西域,非不能取,实得不偿失。”

“今若远征,恐劳师糜饷,反误荆州大计。”

李翊沉吟道:

“可若边患不除……”

刘备笑道:

“辽东有奉先镇守,断使胡马不能南度。”

“况燕代还有国让、子经在,断无有失。”

“丞相只管管好河北之地,勿忧幽辽之事。”

“如今孔明在荆,方与孙权周旋。”

“吾等当如高祖经营关中,先固根本,再思外患。”

李翊乃不再坚持,遂罢征辽之议。

中间刘备又提了一嘴,你相府上的辛毗已经被自己派去到沛国当沛相了。

李翊表示,那是他的荣幸不过。

正说之时,忽有一使到。

来自荆州,是诸葛亮派来的。

使者将书信奉给刘备,刘备览之。

其书略曰:

——“臣亮顿首再拜大王麾下:

“近者益州别驾张松,持西川地理图本,假称朝贡,实欲择主而事。”

“此人虽身材短小,然胸藏锦绣。”

“松每过州县,必暗记关隘险要,实乃西川活地图也。”

“昔高祖入关,得萧何收秦图籍。”

“今大王若得松助,譬如夜行得炬。

“乞大王亲迎于郊,以厚相待。”

“尤需防其转投曹操。”

“闻曹贼近日密遣使结好韩遂,汉中张鲁已生惧心。”

“若使其再得西川之助,其势难制。”

“书至之日,松当已近徐州。”

“愿大王效周公吐哺之诚,勿以貌取人。”

“西川能否入囊,尽在此举矣!”

“亮再拜顿首,建安十一年冬。”

……

看完这封书信后,刘备乃顾谓左右人道:

“这张松是何许人也?”

“孔明在信中劝寡人重视此人。”

“而寡人却只知此人是蜀中人物,其余之事,一无所知。”

时太傅鲁肃在侧,当即为刘备科普说道:

“禀大王,这张松字子乔,乃是益州刘季玉之别驾。”

没错,历史上张松是字子乔,而不是演义里的永年。

永年其实是另一位蜀中名臣彭羕的字号。

“此人出身于蜀郡大族,见识过人,精明果断,颇有才干。”

“其常以为刘璋暗弱,不足与有为,故常窃叹息。”

“在下以为,孔明在信中盛赞此人,必是其有助大王取西川。”

“愿大王厚之。”

嗯……

刘备一颔首,又看向李翊道:

“丞相如何看待此事?”

李翊不假思索答:

“翊与孔明、子敬之意相同,张松乃是益州别驾。”

“且不论其来此何为,于情于理,都应当厚待之。”

“否则,有失大国威仪。”

“况天下之地,大王已得十之六七。”

“蜀地多险,若得张松襄助,则大有裨益。”

“今其来此,正好大结蜀人之心。”

刘备然其言,又问张松走到何处了。

人答刚入境徐州不久。

刘备沉吟半晌,乃道:

“先教其至驿馆处歇息,寡人亲自去迎。”

众人从其言,各自依言做了。

次日,一大早。

早膳毕,刘备便携众官去往界边。

行不到三五里路,只见一簇人马到。

正是张松为首的西川人众。

刘备没想到半途便叫他给遇着了,于是先遣曹豹,驱马上前通报。

曹豹领命,飞马上前,大呼:

“来者可是益州张别驾?”

张松应声答,“正是!”

曹豹则答: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