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上首是丞相李翊,下首乃副将张辽。

魏延作为先锋将,压住阵脚。

探子马出军前,大叫道:

“请对阵主将答话!”

只见魏兵门旗开出,司马懿催马而出。

王朗亦纵马而出,启唇笑道:

“来者可是司马仲达?”

司马懿一拱手,“正是。”

王朗乃遥指魏军大纛,高声谓司马懿道:

“今天命在汉,人心思归。”

“汝世受汉禄,位居魏臣,何故执迷不悟,负隅顽抗?”

“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

“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

“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

“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泗。”

“盗贼蜂起,奸雄鹰扬。”

“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我齐王千岁,扫清六合,席卷八荒。”

“万姓倾心,四方仰德。”

“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

“此非高祖、光武之类乎?”

“今齐王千岁,乃是神文圣武,以膺大统。”

“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此岂非天心人意乎?”

“今公蕴大才、抱大器,世祖又有扶汉灭秦之功。”

“今奈屈身事贼,做此背人情之事?”

“岂不闻古人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我大齐带甲百万,良将千员。”

“料腐草之萤光,怎及当空之皓月?”

“老夫夜观天象,俯察人事,汉室当兴,曹魏将亡。”

“汝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一众齐将听罢,无不含笑点头。

好啊,真不愧是王司徒。

说的好,说的太好了!

众将纷纷竖起大拇指,此言虽未必能够说动司马懿。

但在两军阵前,先扰乱敌军军心,这也大有利于我军呐!

谁料那司马懿听罢王朗之言,在门旗之下抚掌大笑。

声如夜枭,令人毛骨悚然。

只见他轻抖缰绳,催马向前数步,以鞭遥指王朗,讥讽骂道:

“住口!无耻老贼。”

“汝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安敢在此妄谈天命?”

声如裂帛,震得两军阵前一片肃然。

王朗更是一脸懵,下意识回头看了眼李翊。

李翊面色平静,似若有所思。

司马懿的骂声还在继续。

“汝自称汉臣,可敢扪心自问——”

“齐王刘备崛起于微末之时,汝身在何处?”

司马懿冷笑连连,“向者刘玄德辗转徐州,汝正龟缩于会稽。”

“屈膝事于反贼孙策帐下!”

王朗闻言,面色微变。

司马懿此言简直是避重就轻的狡辩。

他是短暂服侍过孙策,但当时也是为了保全会稽军民。

后来也是想办法脱离了孙策,到豫章去跟华歆联合反孙了。

王朗正欲出声反驳,司马懿却不容他插话,声音陡然提高:

“当年孙策横扫江东,汝身为朝廷命官,却不能为国家守土。”

“如今天下三分,齐魏吴各有一席之地。”

“汝见齐国势大,便摇唇鼓舌,自诩汉室老臣!”

“可齐国基业,与汝何干?”

“关云长阵斩颜良、诛文丑时,汝可曾提过一刀?”

“张益德大闹青州时,汝可曾喝退过一卒?”

“李子玉平定河北时,汝可曾运过一策?”

他越说越厉,字字如刀:

“汝不过仗着年迈齿衰,倚老卖老,在朝堂上混个虚名罢了!”

“料汝于齐功德之微薄,哪有脸面位居三公之位?”

“今日还敢在两军阵前大言不惭,妄图说降于我?”

“懿虽无寸功,然不效老革面谀,恃年齿而踞鼎铉。”

“犹大言炎炎,临阵自矜耆德,倨傲说降。”

”此岂非沐猴而冠耶?”

“真是可笑!可耻!可叹!”

你!你!你!

王朗被这一番话刺得面皮紫涨,胸口剧烈起伏。

手指哆嗦着指向司马懿,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如果说此前司马懿指责他在会稽的旧事时,还有“污蔑”之嫌疑的话。

那后面一段话,属实是戳他的肺管子了。

因为王朗确实没能在刘备微末之时加入。

能做上司徒之位,完全是因为他在会稽政绩卓越,而且资历老,名声好。

但你会稽政绩多好,跟刘备有什么关系?

刘备也是因为敬他是长者,兼之其品德高尚,能力突出,才表其为司徒。

大伙儿对此其实也没啥意见。

毕竟古代五十五岁已经算是高寿了,能干到这个岁数,谁知道你还能活几年?

只是没想到今日,竟被司马懿拿出来,当作点子来针对。

“皓首老贼!汝若尚存半分廉耻,当速挂冠归乡!”

“尔何德何能,忝居如此高位?”

“纵齐国群僚容尔,天下士民岂服?”

“老而不死是为贼,若使懿为尔,早投漳水以谢天下矣!”

“趋炎附势之徒,安敢立于此乎!”

你!!

王朗气急,只觉眼前一黑,喉头腥甜。

竟“哇”地喷出一口鲜血,身形摇摇欲坠!

李翊见状,立刻喝令左右扶住王朗。

好在王朗身板结实,身体素质也还过得去。

被众人扶住以后,歇会儿就好了。

李翊催马出列,以鞭指司马懿道:

“小贼,汝乃一晚辈。”

“怎敢在我军面前,狺狺狂吠?”

司马懿举目视之,只见其身材高瘦,风姿隽爽。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