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及其麾下将领谋士闻言,无不大惊。
曹操慨叹道:
“若使刘璋用此计策,西川不为孤所有也。”
其实曹操一开始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蜀地之所以难打,就是因为粮草供应跟不上。
曹操虽得了汉中,但依然没办法一次性在蜀地投入大量兵力与辎重。
一旦刘璋选择坚壁清野,不与魏军交战。
那么最后谁胜谁负,犹难说也。
吴懿笑道:
“明公勿忧,此计虽然歹毒,但以末将对刘璋品性的了解。”
“他为了成都百姓,断不会用此计策。”
曹操颔首,抚须笑道:
“刘季玉性子太过软弱,不配据有天府之土。”
“蜀地当为孤所有也。”
直到这一刻,曹操才觉得他高看刘璋了。
因为以他的性格,肯定会选择坚壁清野。
要是犹豫一秒,都是对川蜀天险的不尊重。
于是,下令道:
“事不宜迟,可速进兵取绵竹。”
“待攻克此地,成都易取矣。”
遂遣曹彰、曹休领兵前进。
时值炎夏,巴蜀之地大雨连绵。
曹军旌旗尽湿,甲胄生潮。
曹操立马高岗,遥望绵竹城头,见守军阵列不整,士气低迷。
遂对左右笑道:
“久闻刘璋薄待士卒,疏于赏赐。”
“今观此城,方知世人诚不欺我。”
“绵竹不难取也。”
绵竹算是成都的屏翼,是最后的保障。
就连这“卫星”之城的守军士气都如此低迷,曹操对胜利更加有信心了。
于是,下令猛攻绵竹。
守将费观,统兵八千。
见魏军攻得急,乃领兵守御。
两军厮杀一夜,各自罢兵。
是夜,费观心里暗忖:
“如今曹操也杀至绵竹,取成都只是时间问题。”
“倘若继续坚守,那也只是徒劳无益。”
“倒不如举城而降,或可谋得大功。”
费观其实也是东州派的人,他并不打算为刘璋死战到底。
他只想保全自己麾下的部曲。
于是,黎明。
就在曹操再次率兵攻城时,忽见城头白旗高悬。
城门洞开处,费观素服出降,身后将士皆解甲弃兵。
曹操大喜,亲往相迎。
“费将军深明大义!”
曹操执其手谢道。
费观跪地请罪:
“观不能为主死节,实在惭愧!”
话未说完,曹操已他扶起身:
“将军保全民命,此大功德也!”
即表奏费观为裨将军,拜其为巴郡太守,余下部曲尽皆厚赏。
值得一提的是,费观其实也是刘璋的姻亲。
费观的族姑是刘璋的母亲。
并且刘璋还把女儿嫁给了费观。
也就是说,费观还是刘璋的女婿。
继吴懿之后,又一个姻亲倒戈投降。
足见刘璋的执政蜀地的政策,是有很大问题的。
内部高层人士,已经有很多人对他不满了。
既收降了费观,曹操整合其军马,正式兵发成都。
早有人报知刘璋,刘璋大惊,只得下令闭门不出。
魏军杀至,兵围成都。
时值三伏酷暑,这日,烈日当空。
城下曹军旌旗蔽日,戈甲耀光,照得人眼目难开。
刘璋见绵竹丢失,曹操大军已至,顿时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成都尚有三万甲士,粮草也可支一年。
刘璋为此,选择——
摆烂!
眼不见,心不烦。
刘璋每日将自己关在房门中,不理政事。
时间一长,成都城内人心流失。
时蜀郡太守许靖,字文休,本汝南名士,因避董卓之乱入蜀。
此人素有名望,然性怯懦,见曹操兵临城下,心中早存降意。
这日黄昏,趁着城墙巡防防务减弱。
竟欲翻墙逃出城去,向曹操投降。
眼看许靖就要翻出去了,不想这时一队巡逻兵走过。
见着许靖,立马将之擒住。
一盘问,竟然是蜀郡太守!
众人无不一惊,首都市长要翻墙投敌。
这简直不可思议。
众人不敢擅专,将之拿去见刘璋。
许靖瘫坐于地,汗出如浆。
王累、黄权等众,纷纷言道:
“许靖身为蜀郡太守,不思退敌之策,与我等同仇敌忾退敌。”
“今反倒私通敌国,当夷三族!”
许靖蓬首垢面,跪伏堂下,浑身战栗如筛糠。
众人都劝杀了许靖,以儆效尤。
唯有刘璋,长叹一声:
“今益州将倾,杀一名士更有何益?”
遂夺许靖官印,囚于别院,不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王累、黄权等众见此,皆是一叹。
首都市长翻墙投降,不拿来当典型杀掉,日后只会有更多人效仿。
自此,成都城内人心更加惶惶不安。
此时,围城已近月余。
城中粮价腾贵,斗米千钱。
军中多有饿殍,但刘璋实行了严格的供给管控,并未大量放粮到市场上去。
这夜三更,蜀郡督邮朱叔贤暗聚家仆,将细软捆作包袱。
其妻张氏,昭仪哭谏道:
“夫君岂不闻许靖前车之鉴?”
朱叔贤怒斥:“妇人见识!吾不过六百石小吏,刘璋安能尽防?”
遂不听张昭仪谏言,取麻绳系于女墙,欲缒城而下。
不料巡夜牙将恰率部经过,闻得墙头窸窣作响。
当即命军士张弓搭箭,火光骤起,照见朱叔贤悬在半空,狼狈如丧家之犬。
即将之擒了,拿去见刘璋。
刘璋闻报大怒:
“许靖名士,吾尚可容。”
“朱某微末小吏,也敢叛主!”
于是下令诛灭朱叔贤三族。
按理说,诛杀叛徒,本无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