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尤令人称奇的是,竟连如何攻取的战术规划都有批注。

不禁盛赞其才,“齐王许我在荆州开府,吾正欲大辟天下贤才入府共事。”

“正方来此,真天授我也!”

于是,当场拜了李严江陵太守。

江陵是诸葛亮为了方便治理荆州,单独划出来的郡,在荆州战略地位崇高。

所以,李严等于直接从西南省份的一个县长,直接提拔为了两湖地区的省会市长。

这绝对是一个火箭式飞跃。

李严大喜,顿首拜谢:

“严定不负都督的知遇之恩!”

“虽肝脑涂地,亦当报效!”

一直以来,后世对李严的评价主要有两个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李严是诸葛亮的政敌。

第二个误解是,李严能力不行,是个坑逼。

关于第一点,主要还是受到某些电视剧的影响。

就因为李严是刘备唯二的托孤重臣,强行去把李严塑造成诸葛亮的政敌。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拿来黑刘备与诸葛亮君臣感情的阴谋论。

认为你刘备既然这么信任诸葛亮,为什么还要扶持李严给他掣肘?

先不说史书记载,“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李严到底有没有威胁到诸葛亮的权力。

单说现实情况是,李严从始至终都只是诸葛亮的副手。

他只是刘备点名的诸葛亮接班人罢了。

包括诸葛亮自己也这样认为,

如果李严后面不出事,根本轮不到蒋琬上位。

其实,哪怕不从君臣感情分析,仅从现实角度分析。

在经历了夷陵之败后,本就弱小的蜀汉政权,刘备敢不敢“养蛊”托孤?

托孤这种大事,无论有多少人,最终也只能有一个人掌握绝对权力。

可以类比一下其他国家,

隔壁老曹家,曹爽和司马懿是唯二的托孤大臣。

结果就是曹爽一人说了算,司马懿只能装孙子一直苟着。

隔壁老孙家,孙权足足拟定了五位托孤大臣。

但诸葛恪就是最高的权力者。

甚至孙权刚死,诸葛恪反手就砍死了托孤大臣之一的孙弘。

所以类比李严与诸葛亮,说李严是诸葛亮的政敌他是完全没这个资格的。

至于能力,

由于诸葛亮兵出祁山时,李严运粮不利,还撒谎逃避责任,从而拖了全军后腿。

仅看这件事,大多数人都觉得李严就是一个马谡之流言过其实的草包。

但能同时被刘备、诸葛亮看上,甚至被刘备选为托孤重臣,当成诸葛亮接班人培养的人。

能力一般的话,就太小看刘备、诸葛亮的识人能力了。

毫不夸张的说,李严的内政才能,在整个蜀国几乎是仅次于诸葛亮的存在。

甚至连杨仪、魏延都觉得蒋琬不可能上位,上位的必然是李严。

包括李严自己也这么认为,诸葛亮还在,他就嚷嚷着要开府。

几乎已经是把自己当成诸葛亮的接班人了。

李严是有性格缺陷,但这种性格缺陷并没有魏延那么严重。

也就是说,不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他们都觉得李严的性格缺陷是可以包容的。

如果不是因为一念之差作死,蜀汉政权会如何发展还真不好说。

或许也正是因为诸葛亮连续被马谡、李严坑,最后才死心,开始不在死看能力。

选了一个人品极为板正的蒋琬当接班人。

其实蒋琬的能力是比不上费祎的,但费祎处事更加圆滑,而蒋琬则是个高风亮节的正人君子。

诸葛亮宁可选一个板正的人,也不想再去冒险。

正说话间,忽见江面上一艘大舟破浪而来。

船头立着一员白袍将军,正是赵云。

但见他银枪倒提,左手高擎一面“刘”字大旗,在夕阳下猎猎生辉。

“都督!”

赵云远远便高声喊道:

“幸不辱命!”

话音未落,已见其身后转出两人——正是刘璋父子。

那刘璋头戴素冠,身着葛衣,面容憔悴如枯木。

其子刘循搀扶在侧,眉宇间却仍存三分英气。

张任则按剑侍立在二人身后,眉宇间一如往常般坚毅。

诸葛亮上前施礼:“季玉公!”

刘璋见着孔明,双腿一软竟要跪倒,被诸葛亮一把扶住:

“诶!使不得!使不得!”

江风忽起,吹得刘璋宽大衣袍鼓荡如帆。

诸葛亮这才看清,昔日富态的益州牧,如今瘦得完全不像个地方大员。

他握着刘璋的手,只觉冰凉如铁,当即解下自己的鹤氅为其披上。

“季玉公,受苦了!”

“孔明先生……”

刘璋老泪纵横,泪流不止,“唉,璋无德无能,丢了先父基业……”

诸葛亮乃正色道:

“季玉公保境安民十余载,西川百姓谁不感念?”

“今曹贼势大,非公之过也。”

说着转向刘循,称赞道,“世侄英挺更胜当年,真乃虎父无犬子!”

言罢,冲身后的马谡轻咳一声。

马谡会意,左手挽住刘璋,右手拉住刘循:

“来来来,今日得遇二位,实乃天意!”

“都督在府上已备薄酒,我们可以边饮边谈。”

都督府华灯初上,庖厨炙羊香气弥漫。

刘璋父子入席未及行礼,便见案上陈列:岷山麂腿、锦江鲈脍、蜀椒腌笋——尽是故乡风味。

刘璋双手颤抖,竟不顾礼仪,抓起一块麂肉便塞入口中。

肉汁顺着白胡须滴落,哽咽道:

“吾、吾已三月不知肉味矣……”

张任在侧默默为其斟酒,自己却滴水未进。

刘璋大吃大喝,捧着碗,对刘循等人感慨说道:

“孔明果不欺我。”

“幸得诸公荐我来投荆州,虽不复为益州牧。”

“可好在还有饭食可以果腹,诚大幸也!”

众人闻此,竟不知为何,悲从中来,纷纷掩面垂泪。

诸葛亮坐在席上,轻挥羽扇,闭目养神。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