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相信刘协真的回后宫去找王后商议了。

话分两头,

却说刘协退入后宫,急召心腹近侍,密令其潜出宫禁,速召陈王刘宠。

原来,刘协蛰居陈国之时,早暗遣亲信于后宫与朝堂间修筑密道,以备不时之需。

只因曹操、刘备之耳目遍布朝野,唯有后宫监守稍疏,故此事竟无人察觉。

刘宠得诏,即刻率麾下精锐蹶张士百人,执劲弩利刃,自密道疾入,径抵殿前。

众将士列阵护驾,弓弩上弦,锋芒直指殿门。

未几,夏侯惇、曹洪闻变,率甲士匆匆赶至。

见殿上弓弩森然,天子端坐于御座,刘宠按剑侍立,不由愕然。

夏侯惇强压惊怒,上前拱手道:

“陛下此举何意?”

刘协神色凛然,不复先前畏缩之态,沉声道:

“迁都之事,国之大事也。”

“尚需从长计议……”

“夏侯将军且暂退城外,待朕与群臣商议妥当之后,再行定夺。”

什么?这!

夏侯惇一时愕然,万没想到自己竟会被小皇帝给耍了。

曹洪闻言大怒,厉声喝道:

天子受奸人蛊惑,竟欲抗命乎!”

言罢,手按佩剑,便欲挥兵上前厮杀。

夏侯惇急忙将之拦住,低声道:“不可造次!”

“刘宠弓弩已张,若贸然冲突,恐伤及天子。”

“届时弑君之罪加身,魏公大业危矣!”

曹洪咬牙切齿,恨恨道:

“区区百人,何足惧哉!”

夏侯惇摇首,阴声道:

“非惧刘宠,惧刘备也。”

“若天子有损,彼必借机兴兵讨逆。”

“届时天下人群起而攻,吾等将何以自处?”

曹洪虽然愤懑,然听完夏侯惇的分析后,亦知其中利害,只得按兵不动。

夏侯惇深吸一口气,强忍怒火。

向前一拱手,强作恭顺道:

“陛下既有疑虑,臣等自当遵从。”

“然刘备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望陛下早作决断。”

言毕,率众悻悻退去。

今日之事,绝对是夏侯惇平生第二大耻辱。

飞龙骑脸之局,竟被没有实权的小皇帝用几百个人给逆风翻盘了。

上一次这种奇耻大辱,还是被吕布偷袭兖州时,被他给绑了找曹操勒索赎金时。

肉票将军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

待魏军全部退出宫门以后,殿上群臣方长舒一气。

董承、赵彦等人皆是喜形于色,纷纷向刘协拜贺:

“陛下圣明!今日挫其锋芒,汉室之幸也!”

朝中大臣见逼退了魏军,无不弹冠相庆。

被曹刘压制了这么多年,都快喘不过气了。

如今总算正面赢了曹操一回。

这算是自迁都以来的首次“大胜”。

既然有了第一次,就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或许汉室,真的还有复兴的希望。

刘协亦亦展颜,然目中忧色未消,叹道:

“现虽逼退了夏侯惇,然曹操岂肯干休?”

“诸卿当速谋后计。”

刘宠肃然道:

“臣愿死守宫禁,纵曹操亲至,亦难逼陛下就范!”

“……嗯,有劳陈王了。”

刘协一摆手,他手上的牌还是太少了。

虽然暂时逼退魏军,但形势于他而言依然非常被动。

接下来如何动作,完全只能看齐国那边的人如何采取行动才行。

而偏偏如今魏军封锁了陈国,刘协就算先派人出去打动齐国动向,也无能为力。

只能是静静地等候消息。

……

却说李翊已率河北劲旅渡河而下。

关羽亦领青州虎贲出泰山之险,会合李翊军一同南下。

刘备则亲督徐州精锐,率兵进了入豫州地界。

三路雄师旌旗相望,皆向中原腹地挺进。

因荆州、淮南之师尚在途中,且诸葛亮与陈登极大概率会被拖在汝南战场。

所以李、关、刘三部遂决定会师于山阳,共商大计。

军中大帐内,刘备执李翊与关羽之手,慨然道:

“二卿不辞劳苦,千里赴援,实乃社稷之幸!”

李翊、关羽皆拜谢,纷纷表示这是臣的分内之事。

兄弟老友之间,一番寒暄过后。

刘备乃问策于李翊:

“今大军既集,当先攻何处?”

李翊铺开舆图,一指图册,言道:

“曹操奸雄,必先图陈国以挟天子。”

“我军当速趋陈地,与魏军在此处决战。”

“此地也是中原咽喉,制之则天下之势可定。”

刘备蹙眉:

“然天子尚在陈都,若两军交锋,恐惊圣驾。”

对于刘备阵营而言,他同样是不想伤到天子的。

并且此时的天子对刘备很重要。

因为军事上、经济上、民望上,刘备的各项条件皆已经集齐了。

眼下就差一个政治借口,奉迎正统,然后合法受禅了。

政治是最讲脸面的游戏。

做戏必须要做全套。

李翊分析道:

“刀剑虽然无眼,然魏、齐之师皆称王臣,岂敢犯阙?”

“当先破曹军,再奉驾移跸。”

“臣以为,可先遣豫州刺史郭贡去往陈地,稳住魏军军势。”

“然后我大军继进,可保万全无失。”

关羽抚须颔首:“此计甚善。”

“梁国毗邻陈国,郭贡先往,可骤至王都。”

刘备沉吟片刻,击案而定:

“便依此议!速传令郭贡先行,大军即刻开拔。”

王命很快传至齐国,豫州刺史郭贡得齐王钧命,持节沉吟良久,面露难色。

因为他接到的,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陈国的魏军军马少说有五六万人,而且越聚越多。

梁国地小民穷,怎么可能拦得住他?

刘备这道命令,简直是令他去送死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