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吕玲绮略作沉吟,旋即抚掌道:

“好名!好名!”

“夫君已有三子,加上泰儿。”

“治、平、安、泰,岂非正符合新朝雅象?”

正说着,马车忽然一顿,外面传来喧哗声。

袁莹掀帘一看,原来是一队巡逻的士兵拦住了去路。

领头的校尉见是丞相府的马车,连忙行礼:

“夫人恕罪!前方工坊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袁莹还未开口,吕玲绮已经探出头来,柳眉一竖:

“瞎了你的眼!连皇后娘娘和丞相夫人都敢拦?”

校尉吓得一哆嗦,连忙让开道路:

“末将不知娘娘驾到,罪该万死!”

校尉虽然主动请罪,却仍不肯让路。

即便他知道自己拦住的是丞相夫人,以及当朝皇后的车驾。

袁瑛见此,暗忖一个校尉都对李翊如此忠心。

甚至敢拦阻自己的车驾。

看来李翊御下的手段,远在自己夫君之上啊。

毕竟晚上刘备在未央宫处理政务时,也说了不准让外人打扰。

可当她进宫时,愣是没有一个人敢出面拦阻。

自己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刘备面前,然后和他吵了一架。

袁莹并不想为难自己夫君的手下,连忙出声打圆场道:

“无妨,你们也是职责所在。”

“就先去通禀一声,就说是我与皇后来了。”

“请之拨冗一二。”

那校尉如蒙大赦,向袁莹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然后告退。

待其走远后,袁瑛这才忍不住出声调侃:

“看来,除非陛下亲来,否则我等都须通禀一声这位‘相爷’了。”

袁莹听出姐姐语气中的讥讽之意,乃出言解释道:

“阿姊此言差矣。”

“小妹今日也是沾了阿姊的光。”

“若不说皇后来,我那夫君恐也未必愿意见我。”

“若说是皇后来了,夫君必然相见。”

“看来你很了解自家的夫君啊。”

袁瑛出声调侃。

仔细想想也是,李翊是一个何等谨慎精细之人?

又岂会在知道皇后到来,从而避而不见的。

“小妹与诸多姊妹一同侍奉夫君,尚了解他的脾性。”

“而阿姊只与甘贵人共侍一夫,阿姊更是贵为皇后,独宠后宫。”

“你又是否了解自己的夫君呢?”

这句反问,直接将袁瑛愣在原地。

一直以来,她想要的不多。

如果可以,她情愿不当皇后,陪伴良人耕织,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过去一生。

这主要还是因为,她自己出生豪门,荣华富贵对她诱惑力不大。

加上失去父亲,又常年与亲人分别,她渴望更多的其实是陪伴。

这时,那名校尉匆匆奔回,抱拳禀报:

“丞相请娘娘与诸位夫人入内!”

袁瑛颔首,携袁莹、吕玲绮迈入工坊大门。

甫一踏入,扑面而来的并非想象中的铁腥炭火气,而是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

整座工坊呈“回”字形布局,分作四大区域。

东区是沤料池,浸泡着成捆的楮树皮、麻布头,池水泛着浅褐色。

南区是蒸煮大灶,十口陶瓮咕嘟冒着热气,匠人持长棍不时搅动。

西区则是抄纸坊,数十名工匠手持竹帘在浆池中反复捞取。

北区是焙纸墙,青砖砌就的夹墙内炭火暗燃,贴满湿纸的墙面蒸汽氤氲。

每区设有红漆木牌,刻着“辰时换班”、“未时添柴”等规章。

匠人们衣领别着竹签,袁瑛细看竟是记工筹——

每完成百张可换一签。

“这般管理法,却是见所未见。”

袁瑛不禁发挥一声感慨。

李翊设置的管理模式,与她的认知有很大区别。

感觉比她见过的模式都要先进许多。

李翊在一旁为袁瑛介绍道:

“偷懒者罚薪,超额者赏肉。”

“故坊中无人敢松散懈怠。”

赏肉?

袁瑛柳眉一扬,须知即便许多权贵也不是能够随时随地能够吃到肉的。

李翊却给一群底层工人赏肉,未免太过奢侈。

这只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个工坊对李翊而言非常重要!

袁瑛抚过成摞的雪白纸张,边缘印着“章武元年·洛阳官造”的阳文。

于是好奇问道:

“这便是让丞相废寝忘食,甚至连家也不回的东西么?”

“正是。”

李翊手掌轻抚纸张,“此物足已影响后世千年。”

袁瑛忍不住扑哧一笑:

“可据本宫所知,在永元年间,时任尚书令的蔡伦便已发明蔡伦纸。”

“如今即便是宫中也多用简牍,未见如丞相所说,足已影响后世千年。”

说着,她又望了眼生产出来的纸张。

手掌轻轻抚在上面,接着补充说道:

“不过,似这般高效、雪白的纸张,的确见所未见。”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说道:

“正如皇后所言,蔡伦纸之所以无法对汉朝人民造成巨大影响。”

“是因为其生产的不够多。”

“只要数量与质量上来,它早晚会取代原来的简牍。”

袁莹在一旁插话道:

“说来,这东西轻薄方便,若当真能够大规模推广。”

“确实能够方便不少。”

李翊闻言,笑而不语。

他发明纸张,可不是单纯为了办公方便。

它有着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事。

那为什么直到现在,李翊才发明出,或者说才改良出更加先进的纸张呢?

一方面,当时国家内乱,李翊要想全国推广,没办法统筹资源。

如今身为丞相,可以统筹全局了,比较方便。

另一发面,那就是李翊并非是全知全能,很多东西都需要现学。

就拿纸张来说,虽然很多现代人,提到纸张怎么做时,说的头头是道。

甚至能讲出它的制作原理。

但你真让他实际去手操,发明一张白纸出来,他立马就不会了。

理论基础,还有具体的工艺流程,在未有工业基础的情况下。

需要李翊大量的时间去摸索。

何况他本来就不是专职这个的,平日的工作已是令他相当忙碌了。

只能用零散的时间去具体研究,甚至去建设一套成熟的工业化的造纸工坊。

“咦?看夫君的脸色,似乎并不满足于此?”

“莫非这纸张,另有他用?”

袁莹见李翊笑而不语,乃出声询问。

李翊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子:

“莫非你是我肚里的蛔虫,这也能猜到?”

“嘻嘻。”

“那夫君便与我们说说,这白纸还打算拿来做什么?”

“……呵呵,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李翊卖了个关子,将工坊坊主唤了过来。

出声询问道:

“目今工坊基本建成,工艺流程也基本敲定。”

“依你之见,此坊每年可生产出多少纸张来?”

那坊主乃弯腰回道:

“禀相爷,目今工坊有五十名匠人。”

“如果用上相爷改良后的印刷术,如不出意外。”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